提到機器人,說起自動化,恐怕即使不是加工制造業內的朋友們也會心存芥蒂:“提他們做什么?那些家伙是來搶我們飯碗的!”
說來慚愧,筆者之前同樣對機器人或多或少的抱有一些偏見。
最直觀的感覺便是:工作崗位就那么多,頂上一個機器人,就會替下一個人類,那么我們的飯碗自然會被搶走......
然而,在行業內浸潤日久,便越來越感覺事實上并不是這樣!
尤其是在“2017機床制造業CEO國際論壇”上,聽了德國庫卡機器人公司市場經理安德烈亞斯•蘇鮑爾先生題為“工業機器人如何為金屬切削產業保駕護航”的演講后,可謂是令我茅塞頓開。
安德烈亞斯·蘇鮑爾先生以德國人特有的嚴謹精神,用兩張圖表為例,闡述了“失業率比較低的國家,自動化程度也會更高”的觀點,在他看來:“機器人可以幫助你保證就業。”
演講過程中,他以德國為例,指出其生產不會流失到海外的原因,恰恰在于如果有了機器人,就不需要把一百萬人困在生產車間生產東西,可以解放一些人。所以,德國失業率低于5%。
事實上,無論在任何一個存在勞動力成本的國家,機器人自動化都能夠在保證就業和穩定就業,并且自動化可以減少工作外包。
可以這樣說,機器人并沒有搶走我們的飯碗,恰恰相反,我們還應該感謝他們給了我們一碗飯吃。
毋庸諱言,社會的進步是不可逆轉的趨勢,而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勞動力的價格必然會增高,這樣便會為企業帶來越來越沉重的負擔。
針對這種情況,企業通常都會面臨兩種選擇,一是提升自動化程度,用機械來代替一部分的人工。二則是進行產業轉移,異地建廠,或是工作外包,尋找勞動力更為低廉的市場。
對于第二點并不需要解釋太多。
我們應該承認,任何一家企業都沒有那么的高尚,除去那些冠冕堂皇的口號,它們最本質的目的還是盈利,將一座工廠搬走了,那么必然會造成所有與這座工廠相關的人員失業,這是無法避免的。
所造成的的崗位空缺,或許只有另一座工廠拔地而起才能夠彌補,不過那樣的可能性會有多大?我們心知肚明。所以,這種情況是最可怕的。
然而提高自動化程度,安裝工業機器人這一點卻并非如此。表面上看來,我們的工作確實被機器人頂替了,然而同時又會衍生出更多的崗位。
根據IFR(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統計,2010–2015年間,美國的汽車工業安裝了大約13.5萬個新的工業機器人, 所出現的結果卻令人大吃一驚,崗位不降反增,新增員工數量達到了23萬人。
而IFR的這項統計又恰恰印證了倫敦市場調研機構Metra Martech的研究結論。他們認為,工業機器人對就業實際是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而非消極。該機構稱,未來5年(由2016年始),機器人安裝量的增長將為全世界創造100萬個更高質量的崗位。除汽車行業外,機器人有助于于本世紀在許多非常重要的行業創造就業機會,比如消費電子、食品、太陽能、風力發電,以及電池制造等等。
當然了,話雖如此,機器人和自動化確實會增加很多的就業崗位,而這些工作的附加要求也是隨之提高的,對員工的知識能力的要求會達到新的高度。
如果我親愛的朋友們在社會大潮中安于現狀,止步不前,那么后果只能是被時代淘汰。
有這樣的一則故事我們應該熟悉:從前,當美國的母親看到自家小孩子不好好吃飯的時候就會嚇唬他們:“中國和印度的小孩子要來搶你們的飯了。”而現在,當美國的母親看到自家孩子不好好學習的時候會這樣鞭策他們:“中國和印度的孩子將來要搶你們的飯碗。”
而現在,我要提醒各位親愛的朋友:不學習,不進步,那么在不久的將來,不是機器人就是外國人便會來搶你們的飯碗了!
網友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
* 500字內 請輸入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