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TMTS2016看臺灣機床業
2017-3-3 來源:數控機床市場 作者:趙健航
應臺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之邀。11月23日-25日,筆者代表我刊赴臺中參觀臺灣國際工具機展(TMTS2016)。為期5天的展會再一次加深了我對臺灣工具機產業的認識。臺灣工具機產業集聚在中部大肚山下,從臺中的神崗到南投延綿60公里,聚集了1500家大廠和上萬小廠,讓臺灣成為全球第三大工具機出口地。
工具機于臺灣長久以來皆被歸屬于傳統行業,來源于政府資源的輔助遠遠少于電子業等新興行業;然而,在此產業鏈近百萬從業人員的努力下,臺灣工具機的產值與出口值排名,歷年來皆位于世界前五名內。如此靠前的排名,可見工具機產業在臺灣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尤為重要。
現如今,面對全球機床經濟的持續走低,依靠外銷的臺灣機床企業深受影響。臺灣機床大多銷往內地,現如今內地的機床企業相繼成熟,臺灣機床的價格優勢,漸漸地不復存在,中國機床市場的飽和以及臺灣新政府對大陸的態度將往日建立起來的和諧關系粉碎,這對于臺灣機床企業無疑是雪上加霜。面對危機,臺灣工具機企業該何去何從是整個臺灣工具機企業的研究課題。
為了打破僵局,臺灣區大廠紛紛尋求出路。他們首先提出對接德國工業4.0的口號,希望通過“智能制造”帶領工具機行業走出困境。
其次,臺灣工具機大廠為擴大市場占有率,讓產品更具市場競爭力,紛紛出現降低價格的情形,如此一來便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因此研發、創新與降低成本,成為了臺灣工具機廠的競爭指標;另外,各工具機廠配合進行新產品開發,進一步強化工具機廠的研發與創新能力。臺灣工具機多為市場需求量最大的中價位機種,對于新興市場所需的中價位機種,臺灣工具機具有大力拓展的空間。就高速、高精度、復合化的技術能力,臺灣有機會挑戰高級機種。
中國有句俗語——幾家歡喜幾家愁,在整個機床行業低迷的同時,卻依然有些企業逆流而上,年銷量逐年增長,個中秘籍雖不得而知,但有一點無疑,就是這些企業產品的競爭力絕對的是所向披靡的。由此內因對于企業的發展尤為重要。所以在筆者看來,臺灣工具機行業要想繼續獲得長足發展,還需要企業和政府機構的共同努力。
網友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
* 500字內 請輸入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