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車銑復合加工跑出發展加速度--訪森泰英格(成都)數控刀具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夏科堯先生

森泰英格(成都)數控刀具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夏科堯
刀具,被喻為 “工業的牙齒”,是發展高端制造業的 “多面手”。在成都有這么一家企業,專業 “打刀” 20 余年,專注于高端數控刀具和精密夾具的研發、設計、制造、銷售以及數控刀具應用技術的研究與創新,出色展現了 “中國制造” 的魅力所在。他們從最初的 “跟跑者” 到 “并行者”,再到今天的創新 “引領者”,在專精特新的道路上不斷突破自我。
這家企業就是森泰英格(成都)數控刀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森泰英格”)。

從簡單模仿走向自主創新
時間回溯到 2005 年,當時國內數控刀具技術落后的狀況有所改觀,但面對汽車行業技術實力依然無法完全達到要求。森泰英格常務副總經理夏科堯回憶道 : “就拿其中的一個工具系統——液壓刀柄來說,當時國內就沒有一家數控刀具廠商能夠生產 ! 只能買國外企業的產品,當時賣得最好的是家德國企業,他們的賣價是一個要 6、7 千元。刀柄很好,但國內企業無法批量使用,因為成本太高。” 而最讓人揪心的是,掌握液壓刀柄技術的國外企業對國內企業實施了技術封鎖。“尷尬的是,即使我們想花重金去買國外的工藝,但是工藝也是別人淘汰的十幾年前的落后工藝。” 何以破破解困局 ? 唯有自主研發,自強不息 !2006 年,森泰英格開始研發液壓刀柄。“我們用了 42 天的時間,每一個細節、每一個難關
一一攻克。” 夏科堯介紹說,過程艱辛,但回報也尤為可喜。2007 年,公司同等質量的產品推出后,德國競爭對手當即把產品降價,但是森泰英格在成本、交付期和售后服務上依然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這一次的經歷,也讓森泰英格上下對科技研發有了新的認識。“當我們的產品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時,不僅企業的利潤增長了,而且能為國內乃至全球用戶作出巨大貢獻,所以公司接下來幾年重點加大了研發的投入。夏科堯談到,也正是從那時起,公司更加明確從簡單的模仿走向自主創新的發展之路。森泰英格也就此走上了一條和大多數同行企業不同的發展之路。
據夏科堯介紹,通常情況下,數控刀具企業會傾向于一種 “專精” 模式 : 著力研發生產一個小領域的某一類產品,將其做大做強,并形成規模化。這樣公司的管理比較輕松,人力和研發成本相對較低,在短期內效益明顯。“我們走的是另外一條路,就是生產全系列的數控刀具,方便給用戶提供整套的解決方案。” 到了 2015 年,森泰英格已經在技術上處于國內行業的領先地位。
10 年的厚積薄發,也讓森泰英格在 2015 年后保持了年增長 20% 的高速發展態勢。公司的研發團隊也是齊頭并進,已經擁有了 150 余名高素質研究、設計人才,聯合四川大學投入 3000萬元,建成了西南片區唯一的成都市高性能數控刀具及工具系統聯合實驗室,公司研發的產品觸角延伸到了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

上圖 :森泰英格 2007 年引進的馬扎克 QTN250-1000U 車床

下圖 :森泰英格工廠廠區內部
滿足不斷增大的非標刀具需求
夏科堯介紹道,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客戶要求刀具和工裝的交貨期越來越快,與此同時,每一筆訂單的數量可能也越來越小,對柔性制造的要求越來越高。 從制造商的角度,就要不斷地進行創新。“通過工藝的創新,以及設備的更新,我們現在越來越多地用到了多軸設備以及復合加工設備。在進行加工設備更新時,我們選擇了馬扎克作為一次嘗試,通過從 2007 年用到現在,我們的第一臺馬扎克數控車床 QTN250-1000U 仍然能夠保持非常高的精度,出品穩定。” 夏科堯坦言,這也給了他們更多的信心,在后續的設備采購中優先考慮馬扎克這個品牌的設備。 走進森泰英格的車間,總共約有 60 余臺馬扎克的各類設備正井然有序地開工中,“我們從馬扎克的車床開始,后來又選擇了馬扎克的車銑復合、馬扎克的五軸加工中心等。這么多年使用下來,馬扎克的設備剛性的確很好,也就俗話說的設備很強壯,使用起來超省心。”
“多邊形”加工戰士
而與馬扎克的進一步深度合作發生在森泰英格引進復合加工設備那會兒,“公司在 2019 年決定采購車銑復合加工設備,當時我們的目標是上20 臺車銑復合加工中心。很多外面的企業很難理解,車銑復合給人的感覺只能做批量產品,對我們這種單件定制似乎是沒有意義的。” 夏科堯回憶道時隔五年,目前森泰英格幾乎所有的工具系統,可轉位刀具、精密夾具,包括 PCD 刀具全部都在車銑復合上面完成。車銑復合在整體的加工效率方面提升顯著,主要減少了產品周轉和多次裝夾的定位精度的損失—— “這個優勢在車銑復合上面是最明顯的,發揮的作用也是最好的。
特別是在加工一些特殊的異形刀具方面。” 夏科堯隨后進行了舉例,“我們有一款刀具,總共有200 個齒左右,圖紙要求最終的整體跳動——周跳和端跳不能超過 2 絲。使用馬扎克車銑復合 加 工 設 備 INTEGREX i-200 1000U 進 行 加工,能夠達到圖紙要求。而一些過去沒有辦法加工的細長桿類的加工中也同樣借助了馬扎克的INTEGREX i-200 解決了加工挑戰。”
正是基于前期對馬扎克 INTEGREX i-200 使用過程中的不錯體驗,森泰英格很快又增購了馬扎克 INTEGREX i-250 系列的雙頭和單頭的車銑復合加工設備。“我們有一款產品,在熱前有 5道工序,且精度要求很高。產品的柄部需要 3 道工序來加工,頭部則需要 2 道工序。在加工過程中,如果因為操作的失誤,可能會把鍵槽裝反,產生廢品。所以在過去,這 5 道工序必須由技術比較強的師傅來進行加工。而自從我們上了馬扎克的雙頭車銑復合 INTEGREX i-250S T 以后,借用車銑復合的精度和優勢,一次裝夾就能把所有的尺寸都加工完成,相當于 1 個人做了以前 5個人的工作。” 夏科堯表示。

森泰英格制造的產品
對于車銑加工帶來的裨益,夏科堯笑稱還在不斷挖掘設備的潛力。同時,森泰英格還增購了馬扎克五軸加工中心 VARIAXIS i-700,“五軸因為是一個全閉環的系統,在我們看來精度會更好。我們在 2022 年一次性采購了 4 臺馬扎克VARIAXIS i-700。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我們發現馬扎克的五軸在對于我們多齒刀具的加工,還有批量的產品加工中,它的穩定性都令人滿意。” 以多齒刀具在五軸加工中心的應用為例,檢測依然是一個很重要的評估環節,“我們做的刀具必須要保證端、周跳的一個跳動標準值,如果設備不穩定,就會頻繁進行檢測和調試,這勢必影響整體的生產效率。” 據他透露,森泰英格的旋風銑就在馬扎克 VARIAXIS i-700 上進行加工,通過整個閉環的加工反饋檢測,加工出來的產品能夠滿足整個齒的跳動。這類旋風銑總共有 10個齒,每個齒相對于中心的位置的誤差不能超過1 絲,精度挑戰很大。
合作的故事仍在繼續
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森泰英格車間里的操作者對于馬扎克的系統贊不絕口——人機對話很好,操作靈活。
夏科堯也多次強調,對于生產企業來說,盡快的讓設備運轉起來是第一要務,而馬扎克的設備在整體的售后、應用方面同樣給予了很大的支持,“不管是對我們 CAM 團隊的培訓,還是我們設備出現問題后的維修的及時的反應,都是一流的。” 這也是森泰英格與馬扎克持續合作的一個關鍵原因。
談起未來的規劃,夏科堯暢想道,下一步,森泰英格將以 “引領高端刀具國產化” 為發展戰略,充分發揮 “一點一滴精鑄,一絲一毫細礪” 的企業精神,為更多的客戶帶來機械加工的整體解決方案,為更多的客戶創造價值。而在未來的采購當中,森泰英格也將越來越多地用到多軸以及復合加工設備,來保證加工的靈活性,進一步提升效率和穩定品質。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關信息
- target=_blank>高速、高質、高效的精密齒輪制造之路——訪平湖市一鑫齒輪有限公司總經理金佳先生
- target=_blank>創新引領 共赴未來--——訪孚爾默(太倉)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 Bernd Kern 先生
- target=_blank>中國裝備 裝備中國 走向世界:新中國成立 75 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的
- target=_blank>深耕行業 技術驅動,國宏開啟進化之旅——訪國宏工具副董事長嚴景峰先生、董事兼總經理呂顯豹先生
- target=_blank>堅持技術創新 爭創行業領先——訪廣東宏石激光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常勇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