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軸加工技術在商用車發動機行業的應用
2025-4-3 來源: 一汽解放動力總成事業部 作者:史勝祥
五軸加工技術在汽車領域的應用極為廣泛,其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多面加工能力,持續推動汽車制造業朝著輕量化、復雜化和高性能化方向發展。
三大技術提升關鍵點
在商用車發動機行業中,四軸加工的應用十分廣泛,而五軸加工則在5C件(具體包括缸體、缸蓋、曲軸、連桿和凸輪軸)的精密加工過程中得到了良好的應用。五軸加工的應用可分為三大類:一是采用A、B軸加工缸體缸蓋以及曲軸上一些帶角度的斜孔、斜面等,或者直接用于均衡節拍增加加工范圍和工序內容;二是采用B軸,以及加工中心主軸帶U軸進行缸體止口、缸蓋閥座錐面等關鍵特性的車削加工;三是采用B軸和立臥主軸,實現主軸的立臥轉換,自由加工。
例如,對于曲軸斜油孔的加工,利用五軸加工中心加工,夾具比較簡單,可以快速實現角度斜孔加工,一機多用,均衡了整線節拍。缸體試制過程中,通過立臥五軸加工中心,一次定位,同時完成缸體主軸孔和缸孔的精加工,保證了發動機關鍵尺寸的加工精度和相互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五軸加工技術在商用車發動機行業應用愈加成熟,但在技術提升上,個人有幾點建議:其一是應圍繞如何進一步提升五軸加工中心的剛性和加工精度,結合自動測量、實時反饋刀具自動調整補償,以支撐發動機關鍵尺寸提升到IT5級公差要求;其二是在自適應加工和預防預見性維護等方面深化五軸加工中心的智能制造大數據的應用;其三是推進國產數控系統開發與零部件國產化,進一步解決五軸加工中心成本高昂的問題,有效提升其綜合性價比。
制造技術與數智化應用深度融合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加工中心的智能化和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使得加工過程更加穩定可靠。主要體現在,一方面通過主軸功率、電流的實時監控,發現毛坯、刀具異常進行自適應控制,及時調整切削參數,可以達到質量、成本和效率的最大化;另一方面通過主軸振動、伺服軸等機床狀態的實時監控,真正實現設備預防性維護的自主決策,穩定保持高加工精度和設備可動率。此外,通過刀具和工件的RFID射頻技術,能夠自動調用程序并自動識別刀補信息,實現刀具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加工信息的實時傳輸,輔以自動測量補償技術,實現加工與測量的全閉環生產,滿足產品更高精度和更可靠性的要求。
在全球汽車產業加速向數智化轉型的浪潮中,一汽解放加快產業智能化升級。一汽解放及下屬分子公司, 早在2015年起就致力于智能制造技術的應用研究,先后建成了惠山重型柴油機智能工廠、一汽解放J7整車智能工廠等一批智能工廠,為一汽解放商用車領域持續領航奠定了堅實基礎。其中,一汽解放J7整車智能工廠融合了自動化、柔性化與數智化技術,構建了訂單、產品以及制造數據全鏈路貫通體系,打造了“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智能化制造”的新模式,實現了制造技術與數智技術深度融合,達成效率、效益和成本最優。
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
2025年年初,我國實施“兩新”“兩重”政策的力度進一步加大,這對于生產制造廠商和裝備使用企業都十分利好。行業人士都了解,目前汽車行業本身“內卷式競爭”非常激烈,加上新能源行業的沖擊,傳統能源行業的投資相對而言還是比較謹慎的,更多的是在現有基礎上進行產品升級和填平補齊改造,全新投資項目相對少一些,且對設備柔性化要求會更高。
一汽解放動力總成事業部大柴工廠正在建設全新5、6、7L中型換代發動機柔性生產線;錫柴工廠也正在更新試制用五軸立臥加工中心,以更好地保證試制質量。同時,我們的新能源轉型也在同步開展,如動力電池、燃料電池、電驅箱以及電驅橋等業務,還有氫氣發動機生產線建設等,都在按規劃快速推進。
展望未來,五軸加工技術已成為汽車高端制造的“剛需”,尤其在新能源與輕量化趨勢下,其價值進一步凸顯。未來,隨著國產技術突破與智能化升級,五軸機床將更廣泛地應用于汽車產業鏈,推動行業向高效、精密且可持續方向發展。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