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實踐中拜師學技
1993 年,筆者進入本溪北方機械重汽有限責任公司后橋車間工作,在技能大師李連才的指導下, 學習剛剛從美國引進的T-BAR A950 系統加工中心。學徒期間,筆者跟隨李連才大師學習到了操作各種型號的鏜床技能。在實際工作中,經常加工帶有鍵槽的軸類,發現方肩銑刀與主柄連接沒有統一標準,基本都是企業操作者自行設計制作,刀具定位精度不穩定,為此,筆者參考了機械加工相關刀具制作資料,設計簡便、快速安裝方肩銑刀的裝置,經使用,此裝置定位精度徑向跳動±0.03,達到設計理想參數值。
二、制作的思路及原理
因為錐度稍面定位好,工作穩定,且刀具刀柄基本都是莫氏錐柄,因此,利用T611 鏜床主軸內徑莫氏6 #、直徑110 錐度稍面,制作連接套與主軸內徑莫氏6# 錐柄連接,連接套內徑制作為莫氏4 #錐度稍面(莫氏4 #錐度內徑常用),通過連接套或變徑套與刀具錐度稍面連接,再制作刀柄拉桿及雙頭連接螺栓與刀柄尾部螺栓孔聯接,調整安裝位置,最后通過定位銷定位達到使用目的。使用方法:刀具插入連接套件4 或變徑套件5,件3 連接刀具刀柄尾部螺栓孔鎖緊刀具,并通過件2 螺紋調整與主軸定位距離,最后在主軸外面嵌入定位銷件6 固定刀柄拉桿,就可以進行正常切削。
三、裝置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一)隨著工作過程中工件的公稱尺寸變化,不同直徑的刀具錐柄也發生變化,這樣必須制作2 # ~4 #連接柄,更換不同變徑套內徑錐柄,增加制作工具。解決辦法:轉換設計思路制作,利用4 #標準錐度稍套,稍套為外徑4# 內徑、3# 及外徑、4# 內徑、2# 兩種,將尾部切除(留螺栓孔),做為變徑套件5,根據刀具錐柄更換2 # ~4 #錐柄稍套,這樣解決了重復制作多件輔助裝置;使用過程中,不同規格刀具,刀柄尾部拉緊螺紋也不同,每次使用不同的刀具必須更換不同的件。
(二)制作工具增加,更換不便,更換刀具時間延長。解決辦法:制作雙頭螺栓,其中一頭與件2 刀柄拉桿連接通用M12,另一頭根據刀具連接螺紋需要制作M8~M16 螺栓,這樣當刀具變化時只需要更換雙頭螺栓就可以了,而且還可調整刀具裝夾位置。
( 三) 工具材質選用40cr, 表面淬火硬度HRC40-45 處理,錐度稍面在數控機床加工。便于達到設計要求的互換性及定位精度。
四、裝置使用及效果
經過長時間的生產使用,此裝置通過錐度連接,定位精度徑向跳動達到±0.03mm,切削過程中穩定性可靠。軸向定位精度穩定,裝夾操作便捷,提高了生產效率,保證了產品質量。方肩銑刀可用變徑連接的方式,經過實際生產過程的檢驗,完全達到設計要求,且制作簡單、成本低,適用各種鏜床型號,具有推廣價值。總結以上經驗,在制作普通鏜床的基礎多功能使用的刀具連接方式,經方肩銑刀變徑連接制作過程,從而提高自己不斷學習有關鏜削知識和題號綜合技能的自覺性,不斷探索提高鏜削質量和生產率。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