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森泰英格、上海機床、重慶機床、濟南二機床等企業信息
2023-11-28 來源:機床協會 作者:-
1.森泰英格(華東)先進制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暨E.HAWK(霍克)品牌運營中心揭牌
11月24日,溫嶺市機床工具產業技術服務項目招引會議在臺州舉行。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王旭副會長、工具分會查國兵秘書長,溫嶺市政協副主席顧雪榮,以及溫嶺市經信局、科技局等有關部門領導和嘉賓出席會議,參加會議的還有機床工具企業代表、行業用戶代表、經銷商代表、行業媒體代表等。會議進行了森泰英格E.HAWK(霍克)品牌運營中心、森泰英格(華東)先進制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立及揭牌儀式。

王旭副會長在發言中表示,浙江溫嶺是機床工具產業集聚地,也是機床工具產業的重要應用領域和需求地。森泰英格公司與溫嶺工量刃具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強強聯手,發布E.HAWK(霍克)品牌并成立研究中心,開啟了產學研用合作模式,對推動行業發展將起到良好的引領和示范作用,希望森泰英格繼續堅持自主創新,打造全球知名品牌,助力我國制造業、機床工具產業以及企業自身的高質量發展。
會上,工具分會秘書長查國兵就我國切削刀具行業發展情況做了簡要介紹。根據測算,全球刀具市場約2000多億,中國刀具產量約占全球的1/4,也是全球最大的刀具消費市場。2022年我國刀具市場總消費規模441億元,其中,國產刀具約315億元,進口刀具126億元。查秘書長希望各制造企業在優化業態和提升品牌影響力方面下功夫,努力實現進口替代和出口升級,凝心聚力,使刀具產業邁上新臺階。
溫嶺市政協副主席顧雪榮在歡迎詞中表示,森泰英格E.HAWK(霍克)品牌入駐以及華東先進制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落地,將加快推進溫嶺機床工具產業向高端化、數字化、技術化、智能化轉型。
據介紹,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機床工具產業已基本形成主機為龍頭、功能部件和工量刃具相配套的完整產業鏈集群,已擁有2000多家工量刃具企業、6000多家遍布全球的商貿公司,從業人數超過20余萬人。工量刃具交易中心已成為全國性的工量刃具旗艦市場,并于2020年在香港上市。
森泰英格常務副總經理夏科堯博士重點介紹了森泰英格公司的E.HAWK(霍克)品牌。作為專注于高端數控刀具和精密夾具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余年的森泰英格,有著深厚的技術積累,通過引進全球領先水平的加工及檢測設備,并依托150多名工程技術人員組成的技術研發團隊,持續深耕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航空航天、工業自動化等領域市場。為滿足市場對通用加工的需求,森泰英格依托其核心能力——精密零件高效機械加工工藝,推出了E.HAWK(霍克)品牌,并將以全新方式進行規模化批量生產,以更好地滿足客戶在通用加工方面的需求。
森泰英格副總經理趙慶軍詳細介紹了森泰英格(華東)先進制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森泰英格立足于高端產品市場及技術服務精細化,加快響應速度,重點打造自主品牌成套能力,努力為用戶提供從數控刀具到精密夾具的完整切削系統。在汽車、航空航天、軌道交通、工程機械、風電、模具加工、機床等行業擁有成熟加工解決方案,滿足各行業高端刀具國產化及提效降本的需求。
2.上海機床廠技術總監房小艷榮獲“上海青年科技英才” 稱號
近日,上海機床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技術總監房小艷榮獲第十二屆“上海青年科技英才”稱號(企業創新類)。據悉,這是上海市科協為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服務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激勵宣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而特地舉辦的評選活動。

給青年科技人才壓“擔子”,讓他們盡快挑起“大梁”,成為科技創新主力軍,是上海機床廠有限公司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一部分。作為公司新一代青年科技人才中的杰出代表,房小艷長期從事磨削工藝、高端磨削裝備、智能檢測與控制等精密加工工藝裝備相關的技術研究,與技術團隊共同構建了高端數控機床軟件和磨床智能化功能的自主研發能力、產品研發虛擬機床測試能力,參與完成2MNK9810、2MNKA9820等納米級數控超精密加工裝備的自主研制,負責數控隨動磨床和數控復合磨床關鍵技術研發及用戶操作軟件開發。
上海機床廠有限公司一直圍繞“服務國家戰略、增強行業實力、滿足客戶需求”使命,致力于成為國際一流的精密機床裝備企業。房小艷在授證典禮上表示,她自己將時刻圍繞企業目標,在科技創新方面繼續深造。同時鼓勵更多技術人才投入技術攻關、創造科研成果、提升工作能力,不斷推動公司技術創新,增強市場競爭力。
3.郭東明、蔣莊德院士專家一行到重慶機床考察調研
11月2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郭東明、院士蔣莊德,重慶大學常務副書記王時龍等一行到重慶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考察調研,重慶機床總經理衡德超等熱情接待。

郭東明、蔣莊德院士專家一行走訪考察了企業生產現場、科研試驗場地及企業文化展廳,聽取了公司發展歷程、技術沉淀與企業底蘊、技術創新、科研項目等情況匯報,詳細了解了重慶機床在工業母機、高精度蝸輪蝸桿加工設備、面齒輪高精密加工設備等高端裝備研發方面的情況。
聽取匯報后,院士專家們對重慶機床長期以來堅守齒輪機床主陣營的精神和取得的成果表示贊許。并表示,通過此次調研,了解到了我國高端數控機床行業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關鍵“卡脖子”技術問題,今后將加強對“工業母機”龍頭行業的重視力度,以助推我國國產高端數控機床裝備產業鏈的快速發展。同時,也為企業的未來發展提出寶貴意見,希望走出一條具有重慶機床特色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之路。
4. 濟南二機床壓鑄零件自動加工及裝配生產線在吉利汽車投入使用
一體化壓鑄生產工藝的持續發展,給新能源汽車行業帶來深遠影響。吉利汽車作為中國汽車全球領跑者,其爆款車型——極氪009采用一體式壓鑄技術,并成功打造全球量產最大的一體式壓鑄后端鋁車身。
近日,濟南二機床為吉利提供的三條汽車鋁合金壓鑄零件自動加工及裝配生產線已在吉利極氪梅山工廠投產,產線的智能化水平、運行效率、加工精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壓鑄零件自動加工及裝配生產線由4臺壓鑄車身雙五軸龍門加工中心、9臺六軸機器人與視覺引導系統等組成,可完成鋁合金零件的全自動加工和23個工位的全自動壓鉚、拉鉚、鋼絲螺套等復雜生產工藝。雙五軸龍門加工中心的最大快移速度達到120m/min,進給軸最大加速度可達13m/s²,整線生產節拍達到28JPH。產線配置有視覺檢測等先進技術,可實現零件的在線質檢與質量追溯。
在吉利等高端新能源車企先進生產工藝的引領下,多家汽車廠及配套廠商加快了在壓鑄領域的布局。近期,多家壓鑄件配套廠商批量訂購用于壓鑄零件加工的大型高速雙五軸龍門加工中心。濟南二機床將強化技術研發,持續為用戶提供高效智能、綠色低碳的生產裝備,為全球節能減排和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另有消息顯示,濟南二機床榮獲比亞迪2023年度“最佳合作伙伴”獎,董事長張世順在受邀出席11月17日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核心供應商大會時領取了獎牌。據悉,濟南二機床作為比亞迪沖壓裝備的戰略合作伙伴,長期與其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見證了比亞迪的蓬勃發展。20年間,濟南二機床陸續為比亞迪10大基地提供了160余條大中型沖壓生產線,從沖壓設備到金切機床,合作領域不斷拓展;從國內市場到國際市場,戰略合作不斷深化。
5. 第十四次中德智能制造/工業4.0標準化工作組全會召開
2023年11月3日,第十四次中德智能制造/工業4.0標準化工作組全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本次會議由國家智能制造標準化總體組(以下簡稱總體組)和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共同主辦。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智能制造處趙奉杰處長、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標準技術管理司信息技術與自動化標準處劉大山處長、德國聯邦經濟和氣候保護部數字化和工業4.0處皮特·伊騰巴赫干事、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劉賢剛副院長出席會議并致辭。此次會議由趙奉杰處長和皮特·伊騰巴赫干事共同主持。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作為總體組成員單位派出代表參加會議。

會上,雙方專家圍繞應用案例、數字孿生/管理殼、工業網絡通信、信息安全、人工智能應用、功能安全、狀態監測和預測性維護等7個合作議題,介紹了近期工作進展情況,并就持續推動合作報告編制、加強在國際標準化組織中合作等內容達成7項共識,在本次會議上發布了《數據空間應用案例報告》《工業網絡通信合作路線圖》2項合作成果。此外,兩國專家就最新標準應用情況,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張一然博士和羅克韋爾自動化有限公司托馬斯-哈德里分別作了“智能制造標準在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的試點應用”和“智能制造語義詞表”兩項專題報告。
中德智能制造/工業4.0標準化合作機制于2015年5月建立,旨在貫徹落實《中德合作行動綱要》,促進中德智能制造/工業4.0標準化戰略對接與合作。8年以來,中德雙方共召開14次工作組會議,達成118項共識,發布19項合作成果,為兩國企業智能化轉型提供了標準支撐。
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德國聯邦經濟和氣候保護部,國家智能制造標準化專家咨詢組、國家智能制造標準化總體組以及兩國相關標準化組織、協會、科研機構、企業的90余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
(素材來源:相關企業、協會行業部及網絡公開信息 摘編、整理:張芳麗)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