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份,我很榮幸的參觀了CIMT 2011北京國際機床展覽會,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關于機床行業發展的專業展覽會,也一睹了國際機床行業的發展走勢,本次展會我要對立車產品進行了重點關注,下面將本次參觀的一些所見所聞介紹一下。
通過參觀發現,本次展會很多廠家推出了結構迥異,功能多樣的立式車床,有適合簡單車削的普通立車,也有功能強大的車削中心。臺灣友嘉FVT-450重切削立車,江蘇新瑞的LV63立車,臺灣油機展出的KV-1200,韓國現代威亞的LV1100R立車,斗山機械的立車均在展會上吸引了不少客戶的關注,但是不難發現展會上低于1米規格以下的立式車床均采用了先立柱后橫梁的結構,并且從現場獲知的一些機床參數上來看X/Z軸的快移速度均能達到20m/min以上,甚至有些機床的快移能達到了40m/min以上。先立柱后橫梁的立車結構縮小了X軸拉罩的高度,同時增加了拉罩的穩定性,這對快移速度的提高有很大的影響。快移速度的提高同時源于直線電機及大螺距絲杠的應用,以及機床動態模擬加工過程的有限元分析,展會上很多機床廠商提供了展出機床加工過程中的剛性及強度狀態和數據,由此可見將經驗式的設計理念與科學準確的計算分析結合起來,才能有效提高設計員的設計水平,從而提高機床的質量和性能。
在參觀中發現臺灣友嘉的FVT450重切削立車是該廠推出的新機型,切削直徑460mm,切削高度500,縱觀FVT450其重厚實,及緊湊的結構讓人印象深刻,通過現場的展示板獲知其占地面積僅為3400X1650,不難發現作為臺灣第一機床廠家的設計嚴謹性和空間感,通過觀察FVT-450,發現其電箱及液壓站的體積均不太大,同時其排屑器開口設計的非常寬廣,極易排除鐵屑。在參展商更換零件過程中發現此機床X軸拉罩單邊僅使用了一層,而并不是普遍的多層拉罩,這也說明了友嘉設計人員對空間的考慮很細致。在目前機床市場對生產自動線需求極高的環境下,想必這種空間緊湊的機床更適合組建生產線,從而會受到更多客戶的青睞。
在觀察過程中還發現,臺灣的立車及韓國立車,機床床身離地面較低,通過觀察,這些廠家機床的地腳安裝孔凹進了床身底面,這樣就降低了機床的重心,對機床加工時的床身穩定性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同時,部分廠家展示的1米規格立車均采用了硬軌,和線軌相比剛性更強,可以表現出卓越的加工效果,如現代威亞LV1100R立車,但是相對小規格的機床則使用了滑軌,均使用了高重負荷滾柱線性滑軌,可以表現為高重復精度和滿足各類重切削加工要求,由此表明滾珠導軌正逐漸退出標準配置的行列。在本次展會中除少數幾家展出了功能單一的立式車床,大部分廠家展出了的立式車削機床,均配置有動力刀架及C軸主軸,展出的試件也是帶有孔加工,平面加工要求的工件,這樣的廠家有山崎馬扎克,現代威亞,臺灣油機等。其中山崎馬扎克展出了新品MEGATURN NEXUS 900,加工直徑920,加工高度800,為動力12工位刀架,定位為高扭矩,重切削機床,由于是新品,在對方的樣本及展板上均沒有給出詳細的機床參數,通過觀察發現此機床配置齊全,增加了換刀功能,刀具采用的是山特的CAPTO接口,并有托盤交換器,可以自動更換加工物料,自動化程度大,值得我們學習和研究。目前一次裝卡就可完成車、銑、鉆、攻絲等工序,以滿足精密的小型復雜型面的零件加工的立式車削機床儼然已成為一種發展趨勢。
同時展會上參展的立式車床也有很多是結構和功能十分新穎,例如北京第一機床廠展出的一個生產線中,出現了倒逆立車,不僅可以進行車削,同時內部還配有砂輪,用于精磨削用。EMAG展出的VTC250,也是倒逆車,但卻增加了尾架頂尖,而且是雙刀塔,刀塔上還配置了簡單的機械手,可以裝料卸料,并配有工件保持架,適合加工長軸類工件。通過與廠商銷售人員的了解,相對于傳統立車這些新穎的機床并沒有完全適應市場的需求,銷售量不高。有的廠家還在立車上面同時安裝了電動刀架,單獨的電主軸,用于車銑削,但占用空間比較大。同時很多廠家在立車的防護防水及人性化設計方面做的相對出色,這包括臺灣友嘉,防護內部焊縫平整均勻且無漏光縫隙,采用汽車用防塵密封條,密封性較好,在其內部觀察不到漏水點。而潤滑液位計和液壓顯示表均至于機床前方,也便于了操作人員的觀察。
總結一下此次展會立車的發展有以下幾點:
1.先立柱后橫梁已成為此次展會的立車主導結構形式,高扭矩的重切削立車在本次展會上大量展出。
2.配置動力刀架,C軸主軸,加工復雜形零件的立車是許多廠家此次展會推出的主打產品。
3.推出特點為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的,增加廠房利用效率的立車,是商家銷售生產線的賣點。
4.機床人性化的設計理念,細節的考慮周到,是客戶購買機床的意向之一。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