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屆CCMT或者CIMT舉辦之前,機床協會組織的“CEO國際論壇”都是重頭戲。4月10日,“2016機床制造業CEO國際論壇”在上海喜來登酒店舉辦。本屆論壇的主題聚焦“新環境·新格局·新作為”,邀請到了眾多業界同仁共話當下新形勢。
龍興元(秦川機床工具集團董事長):秦川機床的觀點是執念堅守,積極求變,迎接機床工具行業大周期的到來。克林貝格公司,三個不變給我印象極深。其中第一個不變,機床與兩翼的結構,六十年基本不變。第二個不變,成熟的加工裝配檢測的工藝方法與規范基本不變。第三個不變,基本的技工隊伍和研發隊伍基本不變。這樣的傳承有利于降低成本,有利于批量化生產效率的提高,最大限度的減少不可控因素。我們秦川在這方面的表達是,必須堅守三精基礎,精密加工、精密裝配、精密檢測。這三精一以貫之的在我們公司已經提了三十多年。堅守不是一成不變,而是提煉聚焦傳承優化提升。光是一個軸系,秦川精密軸系,目前是0.6同軸度,圓度基本能做到0.2,已經搞了三代。有些行業確實需要顛覆創新,但是不可能顛覆基本的原理,所以在工業領域,特別在裝備制造領域,不太適合顛覆式創新。在秦川,我們反對并防范顛覆式創新,我們強調持續創新,持續改進。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漸進式的改革創新更適合傳統的裝備制造業企業。秦川有三個堅守,第一個堅守本分,第二個堅守主業,第三個堅守品質。作為一個企業集團,秦川地處西北,寶雞這個地方很多人沒聽說過,我們自嘲是村辦企業,一出廠門是菜地,這樣的企業怎么生存?秦川現在有一萬多人,老國企,不能裁人,我們賴以生存的家業不能隨便拋棄,也沒有可能性把強周期的機床行業燙平。我們在堅守機床工藝裝備這個領域以外,注重發展兩翼,一個是高端技術和工藝引領的關鍵零部件制造,一個是制造服務業。
花木義磨(日本大隈公司總裁):我們公司的哲學是,創造以前沒有的東西,這就是我們的開拓精神。我們這樣開發和生產機床,這樣的思想,是我們公司的遺傳基因,是我們公司不斷傳承的理念。最近看到機床的環境發生一些變化,這種變化是非常劇烈的,這些挑戰概括為三個方面,一個不斷上漲的勞動力成本,還有勞動力短缺,第二是資源匱乏,環境問題加劇,第三就是不斷明顯增多客戶的多樣化的需求,客戶化的定制不斷增多。面對這三種調整,大隈從技術角度給出的應對方案有兩種,一種是智能化,在智能機床上附加的六大人工智能技術,包括智能化工廠的解決方案等等;一種是環保節能。
姜華(寧江機床總經理):適應新常態,要明確方向,收縮戰線,加強縱深,匠心打造屬于自己的核心業務,搞自己的特色。商業模式固然重要,但是產品質量更重要,要兼顧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做強比做大重要,利潤比規模重要,在當下現金比利潤還要重要,品質比價格重要。寧江這么多年來,專心專注自己的特點,著力打造寧江品牌,在1995年調整公司技術和產品發展方向,精密、高效、成套、自動。2005年把自動化改成智能化。我們圍繞專精特的理念發展,專,專心專注專業,以專業團隊提供專業服務。精,精益求精,以實用的產品提供精準的服務。特,市場牽引,創新驅動,為用戶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
朱志洋(友嘉實業集團總裁):今天的主題是新環境·新格局·新作為,目前全球機床不景氣,這是并購重組的新機會,我們可以利用這一機會,與一些有優秀傳統的品牌結盟,這是為什么這幾年友嘉一直不斷地大幅度收購的原因。我們一直希望把FFG品牌創造成為國際的品牌,這樣跟國內的機床先進、合作,能夠改變目前國內數控機床基本以國內銷售為主,國外銷售占一小部分,而且國外銷售主要是以傳統設備為主的局面。現在整個集團面臨很大的挑戰,因為集團全球這么多公司,來自于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化,而這里有很多公司原來當地是非常有名的企業,怎么整合他,這也對FFG是很大的挑戰。幸運的是,到目前為止友嘉買了這么多企業,每一個企業都能夠在半年到一年內轉虧為盈,下一個階段是怎么把這些企業整合成全球單一的企業,我相信我們有機會。
Philippe Charles(瑞士特納斯集團):特納斯根植于瑞士,但是我們有13個全球分公司,尤其在中國,中國市場對于我們來說越來越重要,在三年之前我們開始在中國加大投入力度,我們在中國也面對著挑戰,不但來自于顧客,也是面對機械的裝備,我們學到很多,我們要做的更好。2017年我們的戰略有:第一是業務國際化,第二是速度要更快,第三創新贏增長,第四是滿足顧客更多需求,最后一點是,為目標細分市場提供獨一無二的解決方案。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