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重工:旋轉在車架上的二人轉
2020-5-21 來源:-- 作者:-
5月16日凌晨三點,當航天重工機加車間機加班組12米鏜床前最后一盞燈熄滅的時候,機加工人陳奔重重的伸了一個懶腰,笑容也隨之忍不住從疲憊的臉上綻放出來。
“呵呵,終于完成了。”陳奔一邊自言自語,一邊又忍不住回頭看了看鏜床上提前一天完成加工任務的363噸礦用車車架,然后向公司辦公大樓開設的臨時住宿走去。
363噸礦用車是航天重工今年的重點任務,復工達產以后,第5臺已經交付礦區運行。當第6臺車架上了鏜床后,在任務重、人手緊的情況下,機加班班長王杰和組員陳奔便商量著開始兩倒班。
“我來上晚班。”陳奔主動提出了申請。一個車架35噸,加工精度要求相當的高,如果一組孔晚上12點前沒有加工完就下班,第二天白天接到的王杰就需要重新校正,不僅影響加工效率,也會影響加工精度。于是,陳奔便申請了搬到公司來住,什么時候干完當天的任務什么時候休息。于是連續幾天,他的休息時間往往是在凌晨三點之后。
自從第6臺車架到了工位后,上白班的王杰常常是提前一個多小時趕到車間,就連中午休息的時間也放棄了。兩個人正常交接班本該是下午4點,但那樣的一個龐然大物,加工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無可預知的難題,每每此次,上下班兩個人便會同工藝人員一同破解,因此晚上10點下班便成為王杰的家常便飯。
“這些天來,陳奔真的很辛苦,孩子才兩個多月,正是需要人照看的時候,但任務周期只有5天,他也只好把家里的一切交給家人了。”王杰沒有說自己如何辛苦如何勞累,夸得更多的是陳奔。
其實這是一個沒有選擇的填空題,班組10來號人,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機床和加工任務,而在12米鏜床上加工大工件,或許只有他們兩人干起來得心應手。但如果王杰選擇晚班的話,那么白天班組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管理事情、技術問題,真的就無法處理和協調了。
白班也好晚班也好,在兩個人的默契配合下,第6臺車架提前一天轉到了下道工序,為下道工序任務的完成搶得了先機。
“第7臺車架很快又要來到工位,有了前一臺的加工經驗,我們對縮短后面車架的加工時間和提高加工質量有了更大的信心。”王杰說。第7臺后面還有第8臺第9臺以及更多,但無論多少,王杰和陳奔都表示一定會在規定的時間內高質量完成任務,決不會讓任務耽誤在自己的工位上。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