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械聯專家委在京召開2022年機械工業進出口產品市場形勢分析和預測專題會商會
2022-10-28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 作者:-

2022年10月20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家委”)在京召開了2022年機械工業進出口產品市場形勢分析和預測專題會商會。專家委副主任蔡惟慈、中國機械聯執行副會長、黨委常委羅俊杰出席會議,中國機械聯專家委副主任陳斌主持會議。會議聽取了機械工業10個專業協會2022年機械產品1-8月進出口情況的匯報,重點分析了2022年本季度機械產品出口貿易情況,預測和展望明年進出口的形勢,提出了有關政策措施建議;按照通知要求參會代表對中國機械聯改革和發展做了深入交流,提出了各單位的意見和建議。
蔡惟慈副主任發言表示,近年機械工業出口形勢之好遠超預期,但明年能否持續則很難斷言。據他觀察,2004年時,機械工業進出口逆差曾高達366億美元,到2006年才基本實現進出口貿易額的大體平衡,此后我國機械工業對外貿易順差逐年上升,到2015年順差第一次超過1000億美元這一大臺階,達到了1110億美元;2020年順差攀升到1500億美元,此后僅僅過了一年,到2021年對外貿易順差就連續越過2000億和3000億美元兩個大臺階,迅猛增加到3144億美元,可謂實現了指數型上升。蔡惟慈表示,近年機械工業外貿增速之高雖遠超預期,但這一態勢能否持續卻需認真研究。他認為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目前進出口的拉動比較有力,但近年促使外貿超高速增長的因素中,哪些是能長期發揮作用的必然因素(比如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哪些是短時期內發揮了較大作用的偶然因素,(比如新冠疫情下中國表現出的產業韌性和由此而獲得的額外的國際市場份額),對這些需要進一步認真分析。并通過這種分析去獲得對外貿形勢更為客觀而冷靜的認識,不致于陷入片面性的認知之中。
關于對今后行業的經濟運行工作,他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繼續推進行業自身的轉型升級,這是確保機械工業對外貿易持續平穩增長最根本的原因;二是繼續密切關注新冠疫情對行業造成的影響,呼吁有關部門為企業解困;三是關注俄烏沖突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建議有關部門幫助機械企業在對俄貿易中減少風險,抓住機會;四是對明年機械工業在國際市場上可能面臨的壓力和挑戰的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決不可盲目樂觀。尤其在汽車、光伏和鋰離子電池等出口增長較快的領域,要增強危機意識。總之,機械工業的進出口不能因準備不足而出口過大波動,要謹防可能出現的曲折拖了機械工業發展的后腿。
會上,羅俊杰執行副會長對參會的委員和專家表示感謝,他認為此次會議圍繞2022年機械工業進出口產品市場形勢分析和預測的主題開展的交流和研討,對中國機械聯代表機械工業向國家有關部委反映情況提供了有力的保證。同時,還高度肯定了各位參會單位對中國機械聯的改革和發展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這些建議很實際,可操作可落地實施。他指出,面對目前的復雜的國際形勢和國內經濟發展情況,希望大家要高度關注,積極會商,相互借鑒一些好的做法。建議適當的時候采用回頭看的方式,多做總結,深入思考。
陳斌副主任在總結發言中提到,近兩個月連續召開以進出口貿易為議題的專家會商會,是為了提請大家要高度重視進出口貿易對機械工業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重要性。2022年,我們雖然遇到了很多突如其來的困難,發展受到了影響,但進出口貿易總體保持了增長,但8月份當月出口增速有所放緩,要引起我們的注意。下半年中國機械聯召開的經濟運行信息發布會上預測全年經濟運行 5.5%的增長,是由于我們的汽車、電工、石化通用等“壓艙石”行業目前表現良好,所以我們對完成全年目標充滿信心。對于明年進出口的情況能否延續今年的勢頭,是我們研究明年經濟運行的重點工作,希望各位委員和專家繼續做好分析工作,隨時關注產業發展中的細節變化,及時反映情況,提出建議。
會上,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副會長、專家委委員郭振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專務副秘書長師建華、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副會長張宗列、中國鑄造協會會長、專家委委員張立波、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專家委委員洪暹國、中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工業協會秘書長張冠軍、中國軸承工業協會秘書長牛輝、中國食品和包裝機械協會秘書長崔林、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沈彬、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信息統計部主任單希強等代表行業發言。與會專家聚焦行業機械工業進出口產品貿易重點問題,積極交流情況、反映行業訴求,展開討論,為行業發展建言獻策。
專家委委員、有關專業協會領導,中國機械聯行業發展部(專家工作部)負責人、統計信息部等有關同志等19人參加了此次會議。(邢然)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