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引領 創新機床工具行業轉型發展之路
11月3日—7日,由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工信部、科技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國際貿促會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在上海舉辦。秦川機床工具集團(簡稱秦川機床)以“技術領先,模式取勝”為主題,集中展示公司在智能制造方面取得的新成就。展會上,除了展示一批以YK7280數控蝸桿砂輪磨齒機、YKS7225數控蝸桿砂輪磨齒機、SKR7620B內螺紋磨削中心為代表的高精度智能化的單機產品外,還集中展示公司在工業機器人領域開發成功的多種型號的高精度高效率關節減速器產品。
推進智能制造,實現國產裝備智能化
裝備的智能化是智能制造的基礎。作為全系列、一站式齒輪方案專家,“智能化”無疑是秦川機床此次出展的最大亮點,不管是展出的YK3610干切滾齒機,還是QCK005C數控定子磨床、YK7550數控內齒磨床等,不同系列的產品均具有自動化程度高、高效高精度的特點。
具備自動磨削循環、自動修整循環、自動余量分配等功能為一體的YK7280數控磨齒機可實現對高精度齒輪齒圈的精密加工,其在機檢測功能可實現在機檢測齒輪各項精度,齒形、齒向修形可實現設計齒廓和設計螺旋線的要求。
YK3610干切滾齒機可滿足干式及濕式滾齒切削,擁有高速桁架式自動裝載機,大幅縮短了循環加工時間,且滾刀軸的轉速可達5000min-1,工件軸的轉速可達3000min-1,刀具頭旋轉角度最大可達115°,使用銑刀做單頭或者多頭的螺桿都可高速高精度的加工。
QCK005C數控定子磨床也具有較高的自動化程度(自動上下料、磨削循環自動完成)。機床工件軸采用直線導軌,響應速度快,定位精度高,有效保證了定子曲線精度;同時機床采用雙磨具磨削結構,磨削過程采用粗、精磨磨削方式,有效提高了加工效率。
YKS7225數控蝸桿砂輪磨齒機基于聲發射技術,采用連續展成法磨削原理,可實現從工件自動裝夾、自動對刀、自動磨削及自動修整、補償過程的全自動大循環控制,特別是自動溫機功能的開發,保證了班次之間、同一班次不同時間設備CPK值穩定性極高,使YKS7225磨齒機成為適應中國用戶需求的數字化齒輪車間理想的“智能制造島”單元,從而與世界頂級同類機床站在了同一水平。
本次展會上推出的針對滾珠絲杠加工制造行業高精高效的成套加工設備——SKR7620B內螺紋磨削中心和SK7432數控絲杠磨床。SKR7620B內螺紋磨削中心為CNC控制機床,專用于加工螺紋直徑φ20~φ200滾珠絲杠螺母。該機床采用SIEMENS828D數控系統,實現5軸三聯動控制。機床可在一次裝夾中完成滾珠絲杠螺母的外圓、端面和內螺紋的磨削的精密復合加工,縮短了加工流程,節約了制造成本。機床主要適用于滾珠絲杠行業,用于單件、多品種及大批量雙圓弧滾珠螺母的磨削加工。該機床內螺紋磨削主軸采用電主軸,提高磨削主軸剛性,可使工件磨削后的表面質量更好。機床配有非接觸式自動對刀機構,方便對刀,降低了設備對操作者的技能要求,提高了效率。砂輪的螺旋升角采用伺服調整機構。內螺紋砂輪修整采用單碟金剛石碟輪數控修整,外磨砂輪采用金鋼筆修整,兩種修整方式均采用兩軸插補修整。機床可磨工件直徑;內螺紋20-150mm,外圓20-200mm。最大磨削工件長度:內螺紋150mm外圓200mm。
同時展出的SK7432×15數控絲杠磨床是集精密磨床制造技術和精密滾珠絲杠加工技術于一體的一款新型五軸三聯動數控絲杠磨床,其各項技術指標與國外產品相近,加工精度與進口機床相當,其加工效率等性能方面接近國外進口機床先進水平。機床采用西門子828D數控系統,主要用于磨削長度1500mm,直徑φ250以內的精密滾珠絲杠和梯形絲杠。其精度在磨削滾珠絲杠達到P2級,磨削梯形絲杠達到5級。機床采用后置式電機靜壓軸承砂輪主軸,使工件磨削后的表面質量大大提高。多次優化的頭架結構,使磨削時工件的轉速提高一倍,大大提高了機床加工效率。CNC砂輪修整器采用兩軸插補結構形式,可實現各種砂輪形狀的修整。優化后的砂輪修整軟件可使砂輪修整的精度更高,修整柔性更好。中文的人機操作界面,磨削、工藝參數界面分層清晰,操作更加方便。
打造競爭新優勢,轉型之路獨具一格
隨著近年來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秦川機床在堅持打造、鞏固和加強精密加工、精密檢測和精密裝配的“三精”優勢基礎上,以國內唯一完整的精密機床研發制造為核心優勢,提出了“3個1/3戰略” (制造工藝裝備鏈、關鍵零部件制造以及現代服務業)。以其技術優勢衍生出多條獨具特色的工藝裝備鏈,使產品向兩極發展,為公司打開了新的增長空間。
秦川機床的轉型之路,對于行業來說,可謂獨樹一幟。然而,對于公司本身來說,這似乎是順理成章之事。
涉足機器人關節減速器領域。利用公司多年在精密齒輪加工機床、齒輪傳動技術方面的技術積淀,以及在機器人減速器國家“863”計劃項目攻關中的成功經驗,實現既生產機器人關節減速器,同時又針對機器人關節減速器提供專用裝備。
轉型路上,秦川機床穩扎穩打——
實施一大批技術含量高的精密制造技改項目,包括大型精密數控齒輪磨床系列制造技術改造、龍門式復合加工中心系列制造技術改造、高檔機床生產線技術改造等,為工業機器人關節減速器產業化奠定裝備能力方面的基礎。
工業機器人關節減速器生產線項目成功獲得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立項及資金支持;
攻克掌握工業機器人高精度高效率減速器設計和制造中的回差分配、擺線傳動修形、零件加工工藝及精度保證等多項核心關鍵技術;成功研發出機器人關節減速器系列專用裝備,其中高效高精度偏心軸外圓磨床的絲桿、導軌均選用特殊結構,可滿足高速、靜音、高剛性的要求,并采用油潤滑方式,其加工零件尺寸公差帶0.004mm以內,偏心相位誤差不大于2′,表面粗糙度 Ra< 0.2μm,使機器人關節減速器偏心軸的關鍵指標——偏心圓的圓度,達到了0.001mm;
秦川機床適時展開與博世力士樂中國公司的合作,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提升,全面導入秦川的精益生產體系(QCPS),加快推進公司機器人減速器項目的產業化進度;目前,秦川機床多款機器人關節減速器相繼實現批量生產。
開啟高端機床裝備智能化時代
如果把機床看成是一塊塊性能各異的積木,是否也能拼搭出滿足用戶不同需求的產品,并且還能進行再解構、再組裝,實現用戶利益最大化。為此,秦川機床在機床設計之初,就將產品定位為智能化,將自動上下料考慮在機床的整體當中,配備料道、機械手、氣動門、吹氣清潔裝置,對機床單機的信息化進行大幅提升。而公司研發的國內首套智能數字化齒輪加工生產線,則正式開啟了機床時代的“混搭風”,該生產線集工藝、設備、物流傳輸及信息控制技術為一體,采用“圖形+智能參數”的方式,自動生成加工工藝,同時將智能化單機產品連接成線(包括如車削中心、數控外圓磨床、數控滾齒機等),具有自動上下料、桁架輸運、在線測量、智能傳感決策等功能,引領了我國齒輪制造技術與裝備的智能化、高效化、數字化、綠色化新方向。
集成齒輪加工技術與工藝裝備,為中高端用戶定制基于若干“獨立智能島”的可重構的高效化數字化齒輪解決方案。集團公司在智能化道路上愈加得力。
針對液壓齒輪泵的生產制造所研制,涵蓋齒輪泵加工的所有工藝過程,將齒輪泵的精車、滾齒、磨削、磨齒和珩齒集成為一條數字化的生產線,包括熱前柔性生產線、熱后柔性生產線、在線檢測、智能物流及倉儲、信息化生產管理系統等,實現液壓泵齒輪智能化生產線。
針對江蘇某公司齒輪生產線,利用公司YK7236數控蝸桿砂輪磨齒機,配備機器人實現機床的自動化上下料和加工,整線只需要一個人操作。
發展不停頓,創新不止步。轉型路上,秦川機床正以時不我待的精神,以技術和市場“雙導向”為戰略,加快兩化融合進程,成為所涉及領域的國內國際技術領先者、行業領導者,推進國家裝備制造業中諸多細分行業向高端化、精密化、高效化方向快速邁進。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