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工業機器人賽道融資情況深度分析
2023-2-9 來源:MIR 作者:-
都說2022年市場爆冷,但觀資本市場,所謂寒冬好像也沒冷到多少工業機器人領域。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全年,工業機器人領域發生投融資事件93起,細分市場包含核心零部件、機器人本體、移動機器人及機器視覺。時間上看工業機器人領域投融資事件發展趨勢不算平穩,呈現波動狀態,且出現了前高后低的走勢。
2022年1-12月工業機器人領域投融資事件(起)

機器視覺熱度噴發,移動機器人融資事件超過工業機器人
2020年,工業機器人迎來了爆發元年,開始可以滿足工業場景客戶的需求,訂單額、交付質量以及復購率開始良性地增長。
發展到目前階段,工業機器人企業已經處在圍繞核心產品落地產業策的關鍵階段,比拼的是產品智能化程度和對產業側的理解深度。
從細分領域來看,2022年工業機器人領域融資事件發生最多起的是在機器視覺領域,其次是移動機器人,再次之是工業機器人本體。
2022年工業機器人領域不同細分市場投融資事件(起)

物流行業數據顯示,2023年快遞的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但整個行業面臨效率低下、工作環境惡劣,安全和質量事故頻發的通病。智能化、無人化運營的滲透率極低,約3%左右,運營模式亟需更新。
痛點之下,無需人工的智能搬運叉車需求水漲船高,有數據預計智能叉車將從2019年的2700臺增長到2023年的萬余臺,市場規模達數百億元。隨之而來的,是移動機器人市場的快速發展。這點從移動機器人行業的融資情況也能夠看出資本方對于行業未來前景的看好。
同時,可以明顯發現機器視覺逐漸火熱,2022全年該細分領域完成了融資多達幾十起,自動化生產大勢所趨的背景下,工廠導入機器人已經基本成熟,隨著時間發展,在機器人生產的基礎上,給機器人裝上眼睛完成更加精細化、智能化的生產需求愈發熱烈,這一點從移動機器人賽道發展愈演愈烈也可窺見一斑。
核心零部件諧波減速機國產化替代的勢頭越發猛烈,國產頭部諧波減速機廠商來福諧波2022年完成了超億元的D輪融資。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相較于工業機器人,現如今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在市場上會更受到資本的青睞,2022年全年融資事件可達到近200起,且融資金額數相對較大。
億元級融資事件表現活躍,千萬元級別融資成主流
在這93起融資事件中,百萬元級別的融資事件占比越發減少,千萬元級別融資成主流,另外億元級融資事件近幾年表現活躍,事件數量不斷增多。
2022年工業機器人領域投融資金額分布

2022年工業機器人領域億元級融資事件達41起,不過大多集中于移動機器人和協作機器人領域,其中數額最大的是協作機器人領域的鎂伽科技,完成了約20億元的C輪融資,還有節卡機器人D輪融資達到了10億元。此外,遨博機器人4月完成的C輪融資及越疆機器人11月完成的D輪融資雖未披露具體數額,但融資進程的推進也意味著其本身的競爭力更一步加強,國產協作機器人廠商正快速崛起。
資本的涌入大力推動了工業機器人行業的發展,2022年的工業機器人行業資本投資開啟新勢能,投融資市場逐漸呈現出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工業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產業及其投融資市場雖受到疫情反復等外部因素影響,但市場活躍度不降反升。工業機器人產品為制造企業帶來新的消費需求,圍繞主營業務進行的產線升級需求不斷提增。
第二,隨著防疫政策的持續優化以及經濟政策的落地,投融資市場對工業機器人產業的信心得到很大提振。
第三,國產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表現出韌性,產業發展高質量趨勢明顯。工業機器人企業積極應對市場變化,聚焦主業,強化創新,提質增效。此外,國產工業機器人龍頭企業積極抓住海外市場發展契機,拓展海外市場。
未來,資本仍將大力驅動行業發展,為工業機器人市場發展提供新一輪的動能。
融資輪次處于起步及初期階段,E輪之后企業屈指可數
在獲得融資的機器人企業中,融資輪次大多處于天使輪及A輪、B輪之間,位于C輪、D輪融資階段的企業較少,共11家。能夠進入E輪及IPO輪的企業更是屈指可數,2022年全年僅有4家。
2022年工業機器人領域投融資輪次分布

2022年工業機器人企業現象級別的融資事件有所增多,高估值持續井噴,IPO企業數量明顯增長。
2022年6月井松智能IPO過會,科創板成功上市,智昌集團也進入Pre-IPO輪融資。除此之外,2022年12月19日,節卡機器人與國泰君安簽署了上市輔導協議,正式啟動IPO進程。若節卡機器人成功上市,其將成為中國協作機器人第一股。
總結來說2022年工業機器人領域融資輪次基本還處于初期階段,天使輪和A輪的比例占比較多。這說明行業內新興企業較多,行業內部競爭激烈,但同時也意味著工業機器人市場仍有無限的發展可能。
部分處于天使輪融資輪次的企業

總而言之,當前行業大部分企業的經營模式正在趨漸成熟,雖從整體來看還處于相對前期的階段, 但2022年的融資狀況明顯比2021年的成果更為飽滿。而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常態化的疫情讓制造企業不得不面臨招工難、用工荒等難題。而工業機器人的出現為此帶來新轉機,用工業機器人換人進行產業智造升級,助力企業實現降本增效成為新潮流。
其次,在智能制造經濟環境持續利好的情況下,二級市場的工業機器人股票進一步走高。有投資人感慨:“工業機器人市場投資熱正在持續升溫,好的投資項目只能夠靠搶”。上市企業的狀態向好,給工業機器人投資帶來了無限遐想。
END,
一家工業機器人企業從誕生到真正能立足,至少需要10年的時間站穩腳跟。隨著近兩年來中國宏觀利好政策的不斷發布,當下的工業機器人競賽,已經逐步走向了百舸爭流的時代。
2023年年初,工信部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了《“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業機器人密度較2020年實現翻番,深化重點領域“機器人+”應用,增強“機器人+”應用基礎支撐能力,強化“機器人+”應用組織保障。
針對制造業領域工業機器人的發展,該方案也提出明確要求。研制焊接、裝配、噴涂、搬運、磨拋等機器人新產品,開發專業化、定制化的解決方案和軟硬件產品,深度融合機器人控制軟件和集成應用系統,推動其在汽車、電子、機械、輕工、紡織、建材、醫藥等已形成較大規模行業的應用,以及在衛浴、陶瓷、光伏、冶煉、鑄造、鈑金、五金、家具等細分領域中的噴釉、修胚、拋光、打磨、焊接、噴涂、搬運、碼垛等關鍵環節的應用。推進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建設,打造工業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發展基于工業機器人的智能制造系統,助力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變革。
后發先至是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的特色發展路徑。中國擁有世界最龐大的制造業基地,除了裝機量世界第一的前景外,大量的應用場景也成了工業機器人初創企業的創新沃土。加之資本的不斷青睞,將大力驅動行業發展,成為眾多廠商更進一步的籌碼。硬科技加速器曾發表 “機器人賽道,能出Windows、Apple、HMOV、富立舜等各種層次的公司。” 的觀點,其預計2023年會是機器人賽道的絕佳拐點,傳統3大件全面國產化、智能2大件全球領先、國產本體批量出貨、智能化、標準化、極致性價比的工作站也將量產。
越來越多的新興企業試圖入局賽道,未來幾年行業內的競爭激烈程度將持續提升,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市場還遠遠未到終局。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