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楊堂勇先生
兩年一度的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可謂是行業的盛典,精英的匯聚。今年CIMT2017 借著工業4.0,智能制造大興之勢,場面更是尤為火爆。廣州數控,作為中國數控設備以及機器人制造的“明星企業”,自然引得業內以及展會觀眾的無限關注,展位上人來人往,一片熱鬧,顯示出了一家企業雄厚的實力、光耀的品牌效應以及蓬勃發展的生機。
記者來到廣州數控的展位時,恰值工信部的領導蒞臨參觀。副總經理楊堂勇先生于百忙之中接受了本刊的采訪。
艱苦創業,厚積薄發
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 年,建廠伊始僅有二十多名員工,生產能力也較低,年產值僅有兩百萬。但是,經過而后二十多年的潛心鉆研與不懈奮斗,以熱情飽滿的創新與創造,不斷趕超,逐漸發展成為了數控行業的領頭羊。如今,廣州數控面向數控機床行業、自動化控制領域、注塑制品行業,為用戶提供機床數控系統、伺服驅動、伺服電機、數控機床連鎖營銷、機床數控化工程,自動化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精密數控注塑機、數控培訓學院等優質產品與服務以及智能制造全過程的解決方案。
從一家產能低下的工廠,發展成為行業的頂尖,所獲榮譽諸如國內首批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全國機床數控系統標委會主任單位、中國南方數控產業基地等,難以具數。而其1999 年研發成功的GSK 交流伺服驅動,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更加迫使國外同類產品降價50%,為推動中國制造業的發展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艱苦創業,厚積薄發,過去的二十年,正是我國數控行業飛速進步的二十年,是我國穩步邁向智能制造大國的二十年。廣州數控,正是最具代表性的縮影!
自主研發,勤奮耕耘
在展位現場巨大的防護罩內,展出的正是廣州數控的第二代機器人,不同于其他涉及機器人制造的企業所展出的機械手那樣隨著音樂舞動的炫目,廣州數控的機械手演示的,是與在車間中相差無幾的汽車底盤裝載工作。它所體現出的,是如人那般踏實肯干,務實求真,勤奮耕耘的優秀品質。
“勤奮的中國機器人”,是廣州數控為自己的機器人產品推出的口號,其中強調的,正是“勤奮” 和“中國” 兩個概念。那么,機器人的勤奮,體現在何處呢?
楊堂勇先生介紹說: “機器人‘勤奮’ 的定義是多層次的,比如說機器人與生俱來的任勞任怨的品質,精益求精的態度,但是,我們主推的理念卻是站在客戶的角度上的,這就在于質量可靠與效率高,可以為客戶創造更大更多的價值,這是廣州數控研發機器人的初衷,也是我們的機器人‘勤奮’ 的目的所在。”
而口號中“中國” 的概念,是以自主研發為基石,民族品牌的彰顯。
記者從楊堂勇先生那里了解到,廣州數控并不是從工業4.0、中國制造2025 等口號提出的背景下才開始做機器人的,而是從2005 年就開始自己投入做機器人,無論是核心技術的研發,還是機器人本體的設計與制造等生產過程中的每個步驟,都是由廣州數控自己的技術人員完成。“但是我們不僅依靠國家的支持,我們自己還要主動發力,把國內的機器人市場爭回來,為國產品牌爭一口氣。” 楊堂勇先生堅定地說。
談及廣州數控的研發體系,也是別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廣州數控實行的是并行研發體系,也就是說,同一個項目,會同時交給兩個團隊來做,這樣一來,投入的可能更多,卻能極大地克服人的惰性,使用競爭來激發研發人員無限的動力與激情,最大限度的提升工作效率。而這也是廣州數控能夠做到日新月異的重要原因。
協同發展,閃耀世界
幾年前,庫卡的CEO 曾經來到廣州數控參觀,過程中對方說了這樣的一句話,給了楊堂勇先生極大的震撼—— “現在的廣州數控就是八十年代的德國。”
楊堂勇先生說: “無論是機器人,還是機床等工業產品,我們的國產品牌相對于發達國家,是完全處于劣勢的,這其中自然有著許多客觀的因素,但那些因素卻不能夠成為我們故步自封,不思進取的理由。”
鑒于此,廣州數控未來的發展空間主要聚焦在機器人的研發生產上。
中國是世界工廠,對機器人,機床等制造業設備有極大的需求與市場潛力,我們不能,現實也不允許我們僅僅依賴進口,依賴國外,必須形成自己廣闊的產業規模和強大的生產能力。
這,需要的是整個行業的通力協作,共同努力。目前,數控系統產品批量配套國內包括寶雞機床,沈陽機床,以及江浙一帶的中小型機床廠等100 多家主流機床企業,占國產數控系統市場份額的50% 以上。其中較為突出的GSK 伺服驅動電機憑借優化的電磁設計,電磁噪聲低,運行平穩可靠; 設計緊湊,傳動效率高; 過載能力強;耐沖擊,壽命長,性價比高等一系列優勢而深得機床產業客戶的青睞。
走向世界,不僅指的是廣州數控自己的產品,還有在廣州數控的助力下,越來越多的中國制造,能夠在全球閃耀,綻放大國的光輝!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