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電氣:提質增效創造數字化物流影響力
2024-11-19 來源:中國工業報記者 作者: 許瑩
隨著“十四五”規劃的深入實施,中國物流裝備領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飛躍式發展。盡管客戶有意識地增加自動化,優化人力成本,然而面對新時代的種種挑戰,大數據、數字孿生、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與能力也為我們帶來了更多的融合難題與場景考驗。在此背景下,施耐德電氣正致力于將自身專長注入物流行業,通過創新賦能,為這一傳統領域挖掘新的增長點,創造更多價值。

施耐德電氣CeMATASIA2024展會現場。
施耐德電氣工業自動化OEM行業負責人潘知翼在近日舉辦的CeMATASIA2024展會現場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物流行業正面臨多重挑戰,首要難題在于咨詢規劃層面,眾多企業對于如何構建無人化工廠或燈塔工廠感到迷茫。其次,如何利用數字化技術和手段實現全面貫通的運維路徑,也是一大難題。再者,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精準控制成本,實現效益最大化,更是一大挑戰。”
潘知翼向記者介紹,施耐德電氣深知市場之嚴峻,因此公司借豐富的軟件和產品資源,從咨詢到落地,針對物流企業的實際需求,重點在以下幾方面出發為用戶提供高性價比數字化解決方案:
精益咨詢:施耐德電氣工廠物流精益咨詢作為專為廠內物流設計的方法論,涵蓋基礎工程設計規劃、存儲管理、物料配送管理、智能出入庫、物流智能化應用、運輸管理六大物流管理提升方案,能夠幫助用戶厘清思路并制定從入庫、材料存儲、揀配、內部輸送、回收、成品存儲到出庫的可落地線路圖,助力工廠實現透明化管理與標準化操作,優化存儲及物流的整體效率和效益。
數字化能力:施耐德電氣EcoStruxure機器專家數字孿生軟件(EMET)能夠為用戶提供集設計、仿真和運維于一體的全流程物流數字化能力。作為可擴展的數字孿生軟件套件,EMET通過對真實機器進行虛擬設計、開發及仿真,創建自動化立庫和物流產線兩大數字孿生模型,能夠形成以生產物流為基礎的實時、完整、準確的數字化系統,為企業打造及時化管理平臺和可追溯生產平臺,實現數字化運維管理。借助這一數字孿生套件,企業不僅可縮短60%調試時間、20%-50%上市時間,還能節約10%-20%質量成本。
開放自動化:施耐德電氣EcoStruxure開放自動化平臺基于IEC61499標準,通過對軟硬件進行解耦,能夠實現IT/OT的真正融合,推動物流自動化領域的“即插即用”,切實解決廠商之間應用軟件的可移植性、可配置性和互操作性問題。
AI算法加持:施耐德電氣在堆垛機控制系統架構中引入AI技術,開發了智能物流防搖算法。該解決方案是基于高階S曲線組合末端振動控制技術和位置控制技術的創新策略,可根據給定的目標位置和速度生產5次方和防搖擺S曲線,用位置閉環控制來消除定位誤差,從而使堆垛機實現更加快速、精準且穩定的點到點定位效果。
潘知翼認為,CeMATAISA2024現場所帶來的覆蓋三大層級(互聯互通的產品,邊緣控制,應用、分析與服務)、五大場景(生產制造,廠內智能物流,快遞分揀,機場行李分揀,冷鏈的應用場景)的物流行業整體解決方案很好地向廣大物流行業客戶傳遞出了施耐德電氣在數字化和自動化領域的創新技術與專業能力。施耐德電氣希望匯聚生態合力,為物流全鏈條的數字化與智能化轉型注入強勁動力,攜手業界共赴高效、可持續的未來工業!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