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洋思教學在數控螺紋加工課題中的應用
2018-8-7 來源:福建省第二高級技工學校 作者:方元林
當代社會制造業的不斷變革,將從單一的機械制造演變為智能制造工業 4.0 時代。而帶有螺紋形體的零件已被廣泛應用于生產、生活中各種領域,成為機械發展中重要的一個環節。用數控機床去加工螺紋體是目前最為常用的加工方法之一,較為全面地體現了操作人員的水平,在職業技能教學課題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在技工、中職學校數控加工專業開設的“數控螺紋加工”課程,就是為了培養學生在獨立生產零件過程中加工工藝的設計、數控加工程序的編制、機床設備操作加工以及安全文明生產等基本職業能力,使學生能通過數控車床加工出符合圖紙要求的各類標準螺紋,達到數控加工中、高級職業技術資格水平。
筆者在洋思教學中運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學習模式,基本結構被劃分為:(一)出示課題教學目標,明確學習目的;(二)出示自學指導,確定自學方向;(三)學生自學,建立學習基礎;(四)出示檢測題,檢測自學情況;(五)后教環節,體現“兵教兵”;(六)當堂訓練。教師在每堂課里必須要求學生做到理論結合實訓、實訓結合作品、作品結合質量的教學要求,從而更好地掌握學生學習動態。針對在“數控螺紋加工”這節課程中如何使用洋思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全面學會專業知識及技能,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為課堂教學而服務,現做以下分析。
一、出示課題教學目標,明確學習目的
課程目標是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規律而提出的具體價值和學習任務目標,具有一定的導向性和目的性;引導教師教學活動的同時,也為學生課程學習設定相應的目標。因此在“數控螺紋加工”課程中,設置以下教學目標:(一)理解什么是螺紋,并能正確分辨各種螺紋;(二)如何掌握各種車削螺紋方法和切削編程指令,并能獨立完成數控程序的設計及車削螺紋過程;(三)通過教學目標的設立,讓教師明白本節課要傳授什么知識,讓學生知道本節課要學到什么,從而更好地將洋思教學貫徹到整節課的教學中來,完成教學任務。
二、出示自學指導,確定自學方向
出示自學指導是洋思教學環節中的一個特點,它摒棄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師滿堂灌形式,將課堂主體從教師轉變成學生。在相關問題設立情境下,避免學生學習的盲目性,有針對性地讓學生去攻克本節課的各個知識難點,確立本節課的核心知識。讓學生能在學習中更好地對專業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具體設置自學指導如下,看圖看文字并思考。

(一) 車削螺紋的種類有哪些?
(二) 常見的車削螺紋方法有哪些?
(三) 各種車削螺紋的注意事項,以及各類螺紋編程切削指令是什么?
通過學生思考交流數分鐘后,當場進行分析、講解,最終看誰能做對題。
三、學生自學,建立學習基礎
合理的自我學習,能夠提高教師在課堂教學的執行力,同時也讓學生對新課程有一定的預見基礎,能夠更好地去掌握新知識。因此在洋思教學模式中,設置了一定的時間安排學生自學,讓各個學生對本節課知識點有較全面的了解,使其在整個洋思教學模式環節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既為前面自學指導提供給學生有效的自學積蓄,也為后面教師相關測驗、總結做好鋪墊。
四、出示檢測題,檢測自學情況
在學生自學結束后,教師出示檢測題,對學生自學效果進行考核,提起學生對新課的注意,使其進入積極的思維狀態,為后續的教學做好準備;也能夠讓教師更好地去歸納本節課的各個知識點。在學生完成檢測題的過程中,教師進行再次的巡視指導,發現學生做題時出現的問題,及時歸納、為后面的教學收集有用的素材。
五、后教環節,體現“兵教兵”
(一) 提問后進生,暴露學習問題
洋思模式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的一點在于它在教學過程中更加側重后進生的學習動態掌握情況,整節課過程中能照顧到各個層次的學生,能直接從后進生的作答問題或者演示中展露出學習問題,從而引入本節課的重點。然而后進生雖能夠回答出來相關知識點和技能技術,但是如果讓他們來細分出各者之間的特點區別,大部分的后進生都無法較重點應答出來,再次證明專業知識的掌握只是浮于表面,并不能夠真正的應用起來。
(二) 優生補充訂正,體現兵教兵
基于前者后進生已經在學習中暴露出了不足之處,如何更好地服務于全體學生,讓“優生吃飽、差生吃好”,這就考驗一個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洋思教學模式就是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為教師設置了“兵教兵”的環節,既解決后進生知識掌握不扎實問題,又讓優生扮演小老師的角色,滿足其自身表現欲的需求,一舉兩得。通過提問優生,使其對本節課的知識點進行補充,從而得出以下結論:
1.針對各種螺紋截面牙型的形狀,讓優生對螺紋牙型的符號、種類、用途。標注等進行細分,具體如下表。并且說出各類螺紋之間的區別,讓后進生明白自己在哪部分知識還存在欠缺,并加以鞏固專業知識點認真學習掌握。

2.通常加工螺紋的切削方法有以下四種:有直進切削、左右切削、車直槽法、階梯槽切削。

3.不同螺紋加工指令如下:
(1) 小螺距螺紋加工時宜用 G32 或 G92;
(2) 大螺距螺紋加工時宜用 G76;
(3) 變螺距螺紋用 G34;
(4) 加工高精度小螺距螺紋宜用 G32、G92;
(5) 加工高精度大螺距螺紋可采用 G92、G76 混合編程,先用 G76 粗加工,再用 G92 精加工;
(6) 軸向小直徑內螺紋用 G33。
(三) 教師歸納總結,完成課程教學任務
洋思的后教環節才是教師的主導工作,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充分歸納總結、點評。在起初后進生的問題暴露,然后優生的補充,完整地將整堂課程清晰明了地呈現出來。教師可直接將優生的回答進行整理匯總,然后通過板書的形式直觀地展示給學生,完成本節課程的教學任務,這一環節起到了備忘錄的作用,既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又能使整節課的知識點及技術要求更加完美,在教學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六、當堂訓練
洋思模式最終要求學生做到天天清,堂堂清。針對本節課,設置如下的當堂訓練: (一) 數控車床與普通車床加工螺紋相比,具有哪些特點? (二) 加工高精度大螺距螺紋為什么要分粗加工和精加工階段? (三) 比較四種常見的螺紋的切削方法,指出它們分別適合切削哪類螺紋?由此當堂訓練應運而生,直接在課堂上檢驗學生本節課的學習掌握情況。通過做到“堂堂清”,從而不讓學生存在知識盲區,使學生如果掌握不扎實,立馬進行補缺鞏固,做到了查缺補漏的效果。這樣既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及學生的積極參與性,又能讓學習好學起來,主動地去探究本節課所學的專業知識及技術經驗,從而學目的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和效果。
七、總結
洋思教學模式的實施,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融入到課堂學習中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機械類數控專業“數控螺紋加工”課程內容較枯燥無味,傳統教學很難達到良好的效果,學生掌握技術要領不全面,沒有真正的掌握其專業知識及技術能力。而洋思模式在通過其核心的教學特點,讓學生直接參與到課程教學中來,形成強有力的教學互動,而并非教師的滿堂灌,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本節課中的數控車加工螺紋的知識。與此同時,課堂主體的轉變,讓學生在“數控螺紋加工”課程中時時刻刻都融入其中,參與了螺紋種類、數控車削方法、螺紋指令的知識探索,串連到各個層面的學生,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