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匠精神”再創百年輝煌—NSK 集團董事、恩斯克投資有限公司郁國平副總裁接受本社采訪
2016-9-30 來源:數控機場市場 雜志社 作者:呂曉峰

記者:今年恰逢貴公司成立100周年,請給我們讀者介紹一下NSK這家企業(成立時間、公司規模、產值、產品特色等)。
郁國平: 日本精工株式會社(NSK LTD,簡稱NSK)成立于1916年,是日本第一家研發及生產軸承的企業,至今正好100周年。作為從日本起家的軸承先鋒,公司開發了應對不同行業需求的眾多品種軸承,為世界的產業發展和機械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現在NSK在軸承領域穩居日本首位,位于全球排名前列。
NSK利用生產軸承錘煉出的精密加工技術,從很早以前就開始向汽車零部件、精密機械產品、電子應用產品等領域進軍,進行了多元化拓展。20 世紀60年代開始進軍海外市場,目前已在全球30個國家建立了65個生產基地,123個銷售處,以及14 個研發中心。
NSK 于1992 年在北京設立了中國第一家辦事處。至今,在中國建立了中國地區管理總部和研發中心,擁有12 家工廠,19 個分公司,員工總人數超過8700人。
記者:郁總成為NSK成立100年來的第一個中國董事,也說明了NSK對中國區的重視。對
于中國市場而言,您覺得貴公司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郁國平: 我是2013年加入NSK的,這是一個擁有百年底蘊卻依然充滿勃勃生機的企業。3年來,我們一直致力于突破原有束縛努力創新。為了能更好的滿足中國客戶的需求,我們不斷研發新產品、拓展產品生產線,加大產品本地化生產力度,降低成本,縮短交貨期。同時,我們也加快了人才及研發的本土化速度,以應對中國市場發展的特殊化需求。
今年,我很榮幸能成為日本精工集團董事會的首位中國董事,由此體現了集團總部對中國事業的重視和期待。中國區這些年的業績的提升,一方面是公司經營團隊多方努力的結果,同時也是得益于中國前幾年的經濟高速發展。
目前,中國經濟進入了“新常態”階段,面對基礎建設的減緩、各類產品產能過剩,市場需求萎縮,如何保持以往的增長態勢,是所有在中國的企業面臨的共同挑戰。對NSK 中國來說也不例外。
記者:機床行業在NSK的產業布局中地位如何?在機床四大配套領域(軸承、滾珠絲杠、直線導軌、電主軸),NSK有哪些領先的產品,請試舉一到兩個例子。
郁國平:NSK 的產品運用于諸多領域的工業生產中,為機床行業提供配套產品是NSK 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智能化、高速、高精度等更高性能一直是機床廠商所追求的目標,NSK 著眼于客戶不斷提高的使用需求,通過卓越的材料技術、產品技術、精密加工技術以及優良的品質保證體系,在機床四大領域均開發出了世界領先的高性能產品。
NSK 以獨特的溝道加工技術以及更加嚴格的制造控制工藝,開發了“高性能精密滾珠絲杠”,使其具有更加平穩的摩擦力矩和更高的運行精度,從而提高加工工件的表面品質,縮短定位調整時間,提高設備的生產效率。
此外,融合了NSK 優異的材料、評價及解析技術,開發出的“超高速高精度角接觸球軸承-ROBUST 系列”,大幅降低軸承高速旋轉時的發熱量,以滿足主軸軸承的高速高精度需求;采用高速耐熱鋼-SHX 材的ROBUST 系列軸承,具有更強的耐咬粘、耐磨損性能,疲勞壽命可達到普通軸承鋼SUJ2 材的4 倍,高速性提高20%,為高端機床的運行可靠性做出進一步貢獻。
記者:請結合貴公司的國內機床客戶之一,談一下他們選擇NSK的理由。
郁國平:NSK 于1950 年代作為日本首創,開始生產滾珠絲杠。憑借在精密加工方面的技術優勢,不斷開發精密機械組件等高、精、尖產品,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同時可以提供精密軸承、滾珠絲杠、直線導軌、電主軸等關鍵零部件的廠商,可以給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精密產品及技術服務。
NSK 通過強化中國NSK 的營銷、技術、生產三位一體的事業體制,向中國客戶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NSK 不僅在國內設有5 大銷售分區,并且在沈陽設立了精密滾珠絲杠生產工廠,滿足以中國為主的包括日、韓、歐洲在內的世界各地機床客戶的需求,提供高品質、短貨期的產品。同時,于2009 年在昆山成立了恩斯克( 中國) 研究開發有限公司,通過提供設計選型計算、現場組裝指導、返回品原因分析、客戶模擬試驗等全方位的技術服務,為客戶的產品性能提升,技術水平發展提供快速全面的技術支援。因此,NSK 作為機床關鍵機械零部件的廠商,是中國機床客戶最真誠最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
記者:綠色環保在機床行業越來越重要,而NSK也已經率先推出潤滑脂補給系統,能否給我們詳細介紹一下這個系統。除此之外,NSK還有哪些環保的舉措?
郁國平: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環境保護作為全球熱點越來越受到關注。NSK 也憑借著卓越的精密加工技術,一直致力于研發更加節能、環保的新產品。
NSK 率先研發出的高速主軸用潤滑脂補給系統,實現了以往油潤滑才能對應的高速運轉。在dmN 值180 萬連續運轉的情況下,通過潤滑脂補給系統間歇式供給潤滑脂,能夠實現10000小時以上的潤滑脂壽命,保證高速下主軸的長期穩定運轉。相比于油潤滑,避免了油氣、油霧飛散而造成環境污染,同時減少壓縮空氣的使用量,對環境保護作出貢獻。
另外,著眼于直動產品的環保技術,NSK 自主研發的自潤滑單元“NSK K1”,在NSK 滾珠絲杠、直線導軌上均可搭載使用。“NSK K1” 是潤滑油與樹脂的合成部件,當其與溝道面接觸并相對運動時,會持續產生新鮮的潤滑油,達到長期免維護的自潤滑效果,受到客戶的廣泛好評。
事實上,我們認為NSK 為客戶提供長壽命高質量的產品也是非常重要的環保舉措。品質越高、產品的使用周期越長,產品的維修、替換就會減少,相應的耗材、生產過程的能源消耗等等都相應的減少了,當然也就為環保做出貢獻了。NSK 這2 年推出的直線導軌™ “NH 系列”、“NS系列” 較以往的產品壽命延長了2 倍。

記者:今年,“創新”和“工匠精神”成為工業領域的關鍵詞,您個人如何看待這二者之間的關系?
郁國平: 前些年,大家都一直提倡“創新”,創新思維、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各種的求新求異求突破; 近期,“工匠精神” 隨著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的發布為大家熟悉和熱議,成為對自己的產品堅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堅韌不拔、契而不舍的精神的代名詞。我認為對任何企業、任何產品來說,這二者都是缺一不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
創新,給企業帶來新的機遇,開啟新的希望之路。然而如何使這條路能夠越走越踏實,越走越寬廣,就需要靠“工匠精神” 去夯實。如果有細節要求、追求完美和極致,創新成果就不會擁有長久的生命力。反之,如果長期拘泥于既有事業、步步為營,沒有創新,那就跟不上時代的高速發展,就會落后,早晚也是要被淘汰的。NSK 的百年發展歷程,就是“創新” 與“工匠精神” 相輔相成的最好體現。
今年是NSK 的百年華誕,在迎接NSK 新百年的關鍵時刻,NSK 集團制定《NSK 2026 愿景》,提出“齊心協力,慧動未來” 的行動口號。就是要將“創新” 和“工匠精神” 相結合,加速提高自身的技術能力,希望通過我們的智慧所長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持,從而擴大自身的業務發展,為彼此,也為社會提供更美好的智能未來!

記者:對于2016下半年的市場變化,NSK持怎樣的態度?哪些行業會成為NSK未來市場新的發力點?
郁國平: 整體來說,對2016 年下半年的走向我們認為相比前兩年不會有太大的變化,當然各個行業的波動也是不盡相同。智能手機關聯的設備制造需求趨弱,將處于緩慢下降通道; 風能、太陽能發展速度也會下降; 然而液晶半導體行業、汽車制造相關的機床制造,市場表現將依然保持良好,并會略有上升。
去年,政府開始部署加快推進實施“中國制造2025”,實現制造業升級,同時也制定了不少這方面的改革措施,因此產業結構調整、去蕪存菁應該是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最突出的市場表現。與“互聯網+” 相關聯的,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行業,如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先進的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無人機、高性能醫療器械、以及各種有更安全、更環保、更高效需求的產品等都將給NSK 帶來不斷成長的機遇。NSK 中國將在繼續追求經營不斷優化的同時,持續提高創新力度,秉持卓越的產品質量,以此保持企業的健康和活力,開創下一個百年輝煌。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