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臥式加工中心輔助換刀系統設計
2022-10-21 來源: 科德數控股份有限公司沈陽分公司 作者: 張傳思
摘要:臥式加工中心廣泛應用于箱體類、多面體類零件的加工,而刀庫是臥式加工中心重要的功能部件之一,能大大節省輔助時間,提升加工效率。目前,自動換刀系統主要由鏈式刀庫與換刀機械手,盤式刀庫與換刀機械手組成,而刀庫所裝刀長有一定限制,比如 HSK-100A 刀庫能容最大刀長為 500mm,超過此長度無法裝入。因此,設計一種輔助換刀系統,專門用于裝載超長、超大刀具,用于特深特征的加工,對提升加工中心的加工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1. 臥式加工中心常用換刀系統
臥式加工中心主要由床身部、立柱部、滑鞍部、主軸部、工作臺部、交換站部、自動換刀系統組成,如圖 1 所示。

1. 床身部 2.立柱部 3. 滑鞍部 4.主軸部 5. 工作臺部 6.交換站部 7.自動換刀系統
圖 1 臥式加工中心結構示意圖
而自動換刀系統通常由刀庫與換刀機械手組成,如圖 2 為鏈式刀庫的自動換刀系統,圖 3 所示為盤式刀庫的自動換刀系統。

圖 2 鏈式刀庫自動換刀系統 圖 3 盤式刀庫自動換刀系統
兩種自動換刀系統都由刀庫與凸輪機械手組成,其中鏈式刀庫容量大,通常為 40 把、60 把、120 把,甚至更多。而盤式刀庫存量不大,通常不超過 20 把。而該兩種常用的結構型式,所裝刀具長度都有一定限制,對于加工特殊特征的超長刀具無法裝入。因此,通常需要額外的機構實現對特殊刀具的儲存,有的將特殊刀具放入加工區的(如圖 4 所示),但放在加工區切削液及鐵屑容易進入,所裝刀具數量有限,且影響一定的加工范圍。本文針對超長刀具,設計了一種置于
加工區外側的輔助換刀系統,用于深孔的鏜削與鉆削。

圖 4 特殊刀具置于工作區示意圖
2. 輔助換刀系統結構設計
由于機床的主軸 Z 向不能運動,且換刀位在工作區中,同時又不能影響已有的自動換刀系統的工作空間,因此設計了一種 3 自由度的輔助換刀系統,放置于機床工作區外,固定到床身側面,此輔助換刀系統可以沿著 X 向、Y 向、Z 向運動,
如圖 5 所示。


圖 5
輔助換刀系統主要由送刀機構、驅動裝置、檢測裝置、刀柄清潔裝置組成。
(1)送刀機構送刀機構由 X、Y、Z 向三個運動軸組成,其中 X 向行程左右運動為 620mm,由工作區外將刀具送到工作區內。Y 向行程上下運動為300mm,將刀具升到 Y 向換刀位置或降到待刀位置。Z 向行程前后運動為 105mm(至少應大于對應刀柄長度),完成刀具的插入與拔出主軸錐孔。X 向與 Z 向相對運動距離較長,如采用導軌固定,通過滑塊運動帶移動部件運動,必須將滑塊固定在移動部件的末端,而使運動部件的重心在滑塊的前端,這樣就造成移動部件運行不穩,
影響定位精度。因此,采用滑塊固定在滑板上,導軌與移動部件固定的方式實現運動部件的移動,保證了運動部件的穩定運行及定位精度。
(2)驅動裝置。由于移動部件重量較輕,且每個軸都有固定的準停位置,因此,此輔助換刀系統采用了氣缸驅動實現各軸的運動,氣缸內部兩端行程增加緩沖裝置,外部兩端行程末端增加磁感應開關,提供到位反饋信號。管路上增加節流閥,方便對氣缸運動速度的調節。采用雙控電磁閥實現氣缸的伸縮切換。
(3)檢測裝置。該輔助換刀系統的檢測裝置主要有行程到位檢測開關、刀具有無檢測開關。行程到位檢測開關即為安裝于氣缸外部的,用于檢測內部活塞位置的磁感應開關。刀具有無檢測開關即為安裝于刀座上的,用于檢測刀柄的接近開關,通過螺母可調與刀柄外圓的距離。
(4)刀柄清潔裝置。為了保證從工作區換下刀具刀柄清潔,在將刀具換到刀座前,用刀座附近的吹氣裝置對主軸中的刀柄周圍進行吹氣,將切屑及切屑液最大程度的吹掉,有利于保護刀具錐柄清潔。
3. 換刀流程
(1)主軸裝刀流程
將超長刀具,如加長鏜刀 25 安放到刀座 29中,加長鉆頭 26 安放到刀座 2 中,刀座數量可依據所需特殊刀具數量而增加。首先,氣控閥 31 中的 Y 向雙控閥切換到氣缸升起的一路,Y 向氣缸 11 升起,Y 向滑板 9 沿著 Y 向導軌 10 經 Y 向阻尼器 13 停到 Y 向氣缸11 的行程末端,Y 向氣缸 11 外部的磁感應開關反饋 Y 向滑板 9 到位,即刀具到達 Y 向換刀位置,此時換刀門打開,主軸運行到加長鏜刀 25 的換刀點位置,同樣給出反饋信號。然后,X 向氣缸 15 在對應雙控閥的控制下,X 向導軌 17 帶動 X 向托板 12 伸出,經過 X 向阻尼器 20 的緩沖,使 X 向氣缸 15 的活塞停在氣缸前端,氣缸外側磁感應開關給出反饋信號,將 X 向托板 12 送入到換刀點的 X 向坐標位
置,此時將刀座 29 附近的吹氣裝置清潔器 30打開。
接下來,固定有刀座 29 的 Z 向滑板 24 在 Z向氣缸 21 的驅動控制下,隨著 Z 向導軌 23 伸出,經過 Z 向阻尼器 28 的緩沖,停在 Z 向換刀點的準確位置,氣缸外部磁感應開關給出反饋信號,即將刀具成功插入主軸,待接到主軸刀具夾緊信號后,證明主軸已將加長鏜刀 25 夾緊,之后主軸抬起大于 300mm 的安全距離后,Z 向滑板 24在 Z 向氣缸 21 的控制下隨著 Z 向導軌 23 反向運動,經 Z 向阻尼器緩沖停至末端氣缸外側磁感應開關給出到位反饋信號,吹氣裝置清潔器30關閉。接到 Z 向氣缸 21 到位反饋信號,X 向托板12 在 X 向氣缸 15 的驅動下隨著 X 向導軌 17 反向運動,經 X 向阻尼器 19 緩沖停止末端氣缸外側磁感應開關給出到位反饋信號,證明換刀部分已移出工作區,此時換刀門可以關閉。
同時,Y 向氣缸 11 反向運動 Y 向滑板 9 降落,經 Y 向阻尼器 214 緩沖停止原始位置,此時完成一個裝刀過程。
(2)主軸卸刀流程
在保證主軸遠離 Y 向換刀點安全距離300mm 以上時候,重復上述主軸裝刀流程的步驟,輔助換刀系統到達換刀點后,主軸降落到 Y向換刀點將加長鏜刀 25 放入到刀座 29 中,接近開關 27 給出刀具放好信號,主軸松刀并給出松刀信號,接到主軸松刀信號后 Z 向滑板 24 在 Z向氣缸 21 的控制下隨著 Z 向導軌 23 反向運動,經 Z 向阻尼器緩沖停至末端氣缸外側磁感應開關給出到位反饋信號,主軸 X 向移動到加長鉆頭26 的換刀點,刀座 34 附近的吹氣裝置清潔器 35打開。
接下來,固定有刀座 34 的 Z 向滑板 24 在 Z向氣缸 21 的驅動控制下,隨著 Z 向導軌 23 伸出,經過 Z 向阻尼器 28 的緩沖,停在 Z 向換刀點的準確位置,氣缸外部磁感應開關給出反饋信號,即將加長鉆頭 26 成功插入主軸,待接到主軸刀具夾緊信號后,證明主軸已將鉆頭夾緊。之后重復主軸裝刀流程中的換刀系統退回流程,至此,完成一套卸刀及裝刀流程。
4. 結語
輔助換刀系統解決了常規臥式加工中心刀庫無法裝載超長刀具、超重刀具的弊端,對于減少加工輔助時間,提升加工中心的利用率具有重要的意義,該輔助換刀系統的結構方式可應用到其他加工中心中,具有廣泛的應用范圍,尤其對于應用到生產線中的設備,將大大提高自動化生產線的節拍。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