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優艾智合創始人張朝輝:找到工業移動機器人的生命力
2021-8-18 來源:- 作者:-
在日前舉行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順豐供應鏈全球首發了與優艾智合共同研發的智能盤點解決方案。在該方案里,應用AMR及升降裝置,盤點機器人能夠在近3萬平方米的倉庫里,對高達15米的貨架物料完成自主盤點,僅耗時11.5小時。
研發這款盤點機器人的深圳優艾智合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張朝輝是一位90后理工科博士。不久前,他入選2021福布斯亞洲U30精英榜。近日,張朝輝接受深圳商報記者專訪,解答為何與深圳結緣。
“深圳,我們來了”
優艾智合是張朝輝的第一次創業。
2016年前后,還在西安交通大學攻讀機器人學方向博士學位的張朝輝,因做研究深入到機器人應用落地產業實際,了解到一些機器人應用落地中的痛點。秉持用移動機器人助力產業升級的想法,2017年5月,張朝輝與4位小伙伴,在導師和校友會基金的支持下,先在西安成立優艾智合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本打算扎根西安的優艾智合,成立僅月余時間,便收到全球最大硬件加速器Hax拋來的橄欖枝——邀請優艾智合團隊入駐位于深圳的孵化器。
在張朝輝的印象里,深圳是一座具有很強的開放包容精神的城市,成為眾多人才的重要聚集地,培育著百萬家科技創新企業,且具有全國知名的華強北電子市場等,為機器人行業提供了通暢的供應鏈采購條件及高效的物流服務。于是,張朝輝團隊決定南下。“深圳,我們來了。”張朝輝說。
自此,深圳優艾智合機器人正式誕生。
2017年11月,優艾智合打造出全球第一款商用車輛巡檢機器人,核心有3個模塊:自主導航移動平臺、多關節機械臂、輪胎探傷檢測傳感器。該機器人主要針對當時公共交通車輛輪胎檢修無法高頻檢修等行業痛點。很快,這款機器人收獲了全球輪胎巨頭米其林的百萬元訂單。
“踩坑”中找到轉型新方向
機器人商用落地方向是張朝輝創業遇到的第一個瓶頸。
抱著“通過移動機器人技術幫助傳統產業實現數字化和智能化升級”的想法,張朝輝的團隊雖研發出商用車輛巡檢機器人,但卻在機器人商業應用的落地方向上遇到了瓶頸。“我們產品雖然不差,但在客戶那里算不上剛需,未來的市場空間就比較有限。”張朝輝回憶道,此時公司面臨著轉型的問題,這不僅意味著此前一年多的努力白費了,還面臨著研發資金緊缺等難題。
張朝輝經過與團隊數次激烈討論后,最終確定“還是專攻自己擅長的方向”,如細分工業場景里的移動機器人應用等。張朝輝回憶,為了渡過難關,融不到資時,合伙人就拿自己的積蓄墊付周轉,不少員工拿出真金白銀來支持。“創業公司在早期經歷再大的困難都很正常,但真正能挺過來的,一定是整個團隊擰著一條心往前干。”
2019年,優艾智合成功迎來轉型后的第一個客戶。同時,之前在研究所時幫助過的企業也紛紛找上門來。在反復的實踐調整中,優艾智合逐步鎖定了泛電子制造行業和能源行業。
深入場景找到機器人的生命力
在張朝輝看來,只有深入場景才能迸發創新點,獲得持續的生命力。因此,優艾智合以車輛巡檢維保為契機,切入千億級的巡檢運維市場;隨著業務的持續深入,優艾智合又從智能巡檢領域延伸至工業物流領域,形成雙輪驅動的發展格局。
目前,優艾智合已形成了工業物流、智能巡檢維保、智慧能源3大業務板塊,并以此為各行業提供專業的移動操作機器人解決方案,滿足不同行業的定制化需求。其中,工業物流場景中,優艾智合布局電子產業鏈的多個環節,從上游的晶圓制造、芯片封測,再到下游的SMT、模組加工等,均有涉獵。
在電力運維場景,優艾智合針對火電廠打造全場景的智能運維解決方案,通過部署智能巡檢及操作機器人,實現從輸煤皮帶、鍋爐主廠區、汽機主廠區、配電間、化水間到升壓站的全場景覆蓋,機器人可完全自主地完成整廠的巡檢任務,采集所有設備及儀表的狀態數據等,助力智慧電廠建設。
交付項目“零爛尾”
4年多來,優艾智合交付的100多個項目中,“爛尾”的項目數量為零。“‘零爛尾’不僅是我們對客戶的負責,更是對自己的負責,因為我們發自內心地認可自己所做的事情。”張朝輝說。
今年6月,優艾智合宣布完成新一輪近億元人民幣融資。該輪融資的領投方是軟銀亞洲,同時,SIG、藍馳創投等老股東繼續跟投。張朝輝透露,本輪融資資金將用在產品開發、市場拓展尤其是海外市場方面。
張朝輝表示,如今,工業移動機器人迎來了一個最好的時代,但他并不急。“我們相信,未來移動操作機器人的爆發行業已經在今天的布局之中。”張朝輝說。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關信息